5月28日晚CCTV-10频道23:06播出的《中国影像方志》6分33秒介绍了毕节金沙快快一起来观看
???
《中国影像方志》贵州卷金沙篇——清顺治十二年,公元年,打鼓寨张姓家族首倡在打鼓寨设集开场后,川盐在此集散,商贾云集的打鼓寨最终取代了当时的永兴老场而被称为打鼓新场。
“一打鼓,二永兴,三茅台,四鸭溪”,拥有七大行业、七条商街的打鼓新场成为黔北“四大名镇”之首,就连酒香四溢的茅台镇也屈居其后。
年,打鼓新场正式建县。因境内有金宝屯和沙溪坝两处地名,借“披沙拣金”之意,新县被正式定名为“金沙”。
文化地标江西会馆
明清时期,随着江西、湖广人口的大迁徙,云贵高原迎来了川流不息的商旅和移民。一座座会馆应运而生。清池古镇川盐入黔的重要一站,至今保存着江西、湖广、四川、贵州四大会馆。
始建于康熙年间的江西会馆,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历经维修、扩建、重建,并最终留存下来,成为金沙当年盐茶贸易的重要见证。
年,修旧如旧的江西会馆终于完工。由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貌,清池镇江西会馆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连跨两级,直接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同德坛:劝人行善尊师重教
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同德坛,是以传统礼乐仪式来传播儒学文化的民间组织。作为保存完整、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礼坛,同德坛从未缺席当地的大事小情。
身处高原深处的金沙,秉承崇文重教的传统,数百年间先后诞生了大批举人、进士、国子监贡生等等。清朝末年,受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金沙更是开贵州风气之先,创立新式学堂及女子学堂,孕育了历史悠久的清池小学。
檀板阵阵,锣鼓声声。修缮一新的江西会馆里,古老的同德坛礼再次上演。
四渡赤水军民鱼水情深
年遵义会议后,继续长征的中央红军,被蒋介石调集的川军、湘军、黔军等40万大军围追堵截。为了调动敌军,中央红军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南渡乌江,最终跳出了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的经典篇章,也是毛泽东军事指挥的得意之作。
呣哼悠扬为彝族的千年传统而吟唱
依山而建的契默土目庄园,是彝族风格和江南民居特色兼具的彝族土司庄园,精心砌成的石阶雕刻着彝族古老的图腾,也遗留着汉族代表吉祥的图案。
年,契默土目庄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得到修缮,成为彝族同胞节庆活动的主要场所。
布摩是彝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精通者的专门称呼,彝族的重要活动必须由布摩来主持。伴着布摩祈福的歌声,彝族呣哼一路跟随。这婉转明亮的曲调,伴随着彝族人民的生活延续至今。
契默土目庄园里,当篝火被布摩点燃,彝族新年盛典正式开启。
鼓声铿锵为金沙的锦绣未来而敲响
近年来,金沙县花费巨资投入矿山复绿工程,让昔日的荒山煤矿重新变成了牧场,黑山羊又开始在崇山峻岭间跳跃,成了金沙县农牧养殖的亮丽名片。
张荣冠将家乡彝族村寨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组成了“山音组合”。他们的原生态民歌,让彝族山歌走出了大山。在贵州省毕节市的文化节等活动中,代表金沙民族文化的“山音组合”广受欢迎。
赤水河边,古老的手艺与优质水源酿出的美酒,陶醉了远道的游客。千米地下水变成冬日温泉,化做孩子们的乐园。
年,杭瑞高速公路遵义至毕节段建成通车,穿山越岭的高速公路上,气势宏伟的金沙特大桥将乌蒙山和大娄山山脉连接了起来。
快快点击下方“在看”
转发为毕节、为金沙点赞吧
来源:综合央视科教、央视网及金沙政务编辑:吴芳编审:秦恒监制:叶光良总监制:朱光伦更多新闻
毕节一村书记“微商”带货,2天!斤!60天能干什么?毕节的他们给出了答案...卫生整治不力,又有5乡镇被挂“黄牌”看完点“在看”,让更多人知晓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