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地球生命的起源,从这里

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324151.html
?AUGUST25“GOODMorning“晚上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身为贵州人的我,很激动。而这个‘海绵宝宝’是全球唯一的孤品海绵标本。

理论推测认为:动物的祖先,最早分异出来的动物是海绵动物,也就是说,动物的祖先在6.09亿年前就已经出现,跟前人的研究相比比5.4亿年向前推进了万年。

在6亿年前,在贵州瓮安,可能出现了地球上的第一批动物。

云贵川里,贵州的存在感好像一直都是最低的。

记得我刚去大理读书的时候,听不懂那边的方言。周边的同学知道我是贵州的之后有人问出了一句至今我都无语的话:

“贵州在哪儿?是大理的一个县吗?”

甚至在一次课堂上,有老师抽我起来回答问题,然后就问我是哪儿的人,在我说出自己是贵州的后,那位老师就露出一副很奇怪的笑,然后问我,你知道贵州有一句谚语是什么吗?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

我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在那一刻,我很想脱口而出自己对大理的印象。

没有一个像样的奶茶咖啡店,都是在路边的小门店,连坐下休息的地方都没有,电影院也是破破烂烂的,音质差得要死,现在的市中心那时候还是个连路都是破破烂烂的,还有货车进出,连一个天桥高架桥都没有,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商场,除了一个大理古城和洱海,啥也不是。

可我没有,只是红着一张脸坐下。

而大理的发展,始于一部《心花怒放》的电影。靠着旅游业开始发展,建起了大理的第一个集逛街吃饭休闲为一体的第一个百货商场。

而在此之前的贵州。城里的百货商场就已经多到不行,贵州的山很多,比重庆的还多,我总是在想,贵州四周都是山,修路建设发展都非常不容易。

可自我有印象以来,我的家乡就不是谚语里说的那样。

它有平坦的路,也不缺有钱的人,很多年前一个从广州回到贵州一起吃饭的姐姐惊讶的说着贵州的发展,感叹着物价和广州并无不同,刷新了自己新的认知。

可除去这些。

我们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苗族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贵州省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

年5月20日,贵州省台江县申报的苗族姊妹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世界溶洞之王:织金洞。

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中国十大奇洞”之首。有世界上最小的龙化石:贵州龙。

生活在距今约2.1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因化石大量发现于贵州省兴义地区,故被命名为“贵州龙”。此种生物并非人们熟知的恐龙,而是一种与恐龙勉强攀得上“远亲”的独立物种。年,贵州龙化石被认定。

有世界上弯道最密集的盘山公路:七十二道拐。

它位于贵州省桐梓县新站到楚米之间的凉风垭山上,总长约12千米,最高处海拔米,最低处海拔约米,由72个几乎度的急弯紧密连接而成,是国道在贵州境内最险峻的一段以及全国有名的"魔鬼路段"。

桐梓七十二道拐几乎可以与川藏线上的七十二拐齐名,这段公路不但弯多、弯急而且弯密,车行期间,仰视头晕目眩,俯视腿脚发软,是世界上弯道最密集的盘山公路。

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竹海:赤水竹海即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城东四十余公里处,占地面积公顷,拥有竹类12属40多种及2个竹变种的千百万竿各类竹子,登上公园中央的“观海楼”,凭栏眺望,一望无际的莽莽绿原,铺山盖岭。据考证,赤水竹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竹海。

有世界上最长的龙形长廊:飞龙湖。

位于贵州省余庆县境内,是构皮滩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平均水深米,湖面最宽处米,最窄处50米,是乌江水运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飞龙湖的风光凸显了水中观峡、峡中观景、湖中观岛、岛中赏湖的鲜明特点,其中沿湖龙形观光长廊全长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龙形观光长廊。

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百里杜鹃。

位于贵州黔西、大方二县交界处,总面积余平方公里,享有“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养身福地、清凉世界”之美誉。

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世界唯一的杜鹃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亚洲.大中华区十大自然原生态旅游景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是春观花、夏避暑、秋品韵、冬赏雪的生态旅游胜地。

百里杜鹃原始杜鹃林带分布着60多个品种的杜鹃花,占世界杜鹃花种属5个亚属中的全部。

最难得的是一树不同花,可在一棵树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朵,达7种之多。树龄千年的杜鹃花王,花开季节繁花万朵,独树成春,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最大杜鹃花树。

有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打岱河天坑即打岱河天坑群。

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塘边镇境内,深度均超过米,最深米,比重庆小寨天坑还要大,更是远超广西的大石围、号龙、交乐等著名天坑,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大的天坑。

天坑四周是悬崖绝壁和繁茂的原始森林,底部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有安家洞、猫底坨、道坨、瑶人湾、音洞、白马洞等12个天坑与打岱河天坑相连,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善,洞内大小溶洞相互交错,洞重洞,洞穿洞,洞内钟乳石分布均匀,洞中有水,水中有滩,构成庞大的地下溶洞群,是休闲观光的旅游圣地。

有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平塘大射电望远镜又被称作“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即“米口径球冠状主动反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我国天文科学领域最先进的项目。

有世界上最大的戏楼:瓮安大戏楼即瓮安双面大戏楼。

座落于贵州省瓮安县草塘镇千年古邑区内,大戏楼的建筑格局颇为独特,正反各有一个戏台,一楼四周木椅环绕,二楼设有雅座,占地面积1.2平方米,建筑面积.66平方米,戏楼宽42米,高28米,共4层,属徽派建筑风格。戏楼上最大的一根木梁在古徽州建筑中叫“大油梁”,长13.8米,直径1.57米,重达24吨。大戏楼总计使用木材立方米。

瓮安双面大戏楼运用了古建中“模数”结构法,用棵两人合抱的大木托起26个飞檐翘角和一棵雕刻有数百个古代戏曲人物及个道家传说故事《神仙会》人物的红木木雕横梁,巧夺天工地将戏楼一分为二,成为“双面戏楼”(又称“晴雨戏楼”),文、武戏曲能够同楼同时分台演出。大戏楼的挂落、斜撑、雀替、花窗等组构件多达多万件,其中直径60—90厘米的木立柱根,建筑之繁复浩大,为国内罕见。

年9月24日,瓮安双面大戏楼荣获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荣誉证书。

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黎平天生桥。

位于贵州省里黎平县高屯镇境内,清水江支流福禄江由桥下穿流而过,全长米,主拱跨度.4米,桥宽米,拱高至水面36.64米,拱顶岩层厚40米;附拱拱跨78米,高28米,宽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仅主拱跨度就远大于1年世界基尼斯记录美国犹他州天生桥雷思博桥(跨度88米,高30米)。

黎平天生桥雄伟壮观,气势宏大,结构精致,拱弧圆润,拱底光滑、拱顶规整,丝毫不假人手,自然天成,不能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1年1月15日,黎屏天生桥获得吉尼斯世界之最证书。

有世界上最大的杉木遗体:黎屏巨型杉木。

阴沉木展陈于贵州省黎平县文物管理所内,它于年6月9日在黎平县敖市镇被挖掘出土,基径2.36米,生长年轮±35年。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14法测定,此木已埋于地下±85年(即公元前1±85年),生长及埋藏至今约0年历史,是迄今我国乃至世界出土保存的树体最大,埋藏年代最久的杉木遗体,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有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文化博物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邻湖南,南接广西,总面积3.万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等20多个民族,民族风情浓郁灿烂。

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和最大的侗寨,有独特的吊脚楼、风雨桥、鼓楼,这里有如天籁般的侗族大歌,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刺绣、银饰、蜡染……

黔东南有着自成一派的文化体系,人们平静地生活,与世无争。因少数民族众多,故一年中有数百个民族节日,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之说。

其中,比较著名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苗年、姊妹节,侗族的三月三歌会等。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文化风情,孕育了世界上最原始、最纯真、最灿烂、最壮阔的民族文化,从而使得黔东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文化博物馆。

有世界第一高墩:毕威高速赫章特大桥。

位于贵州省赫章县境内,总长8米,不仅是毕威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赫章县城的“观景台”,站在桥上俯瞰,赫章县城尽收眼底。

在毕威高速上大大小小的桥梁共有座,其中特大桥5座、大桥49座,中桥30座、小桥6座,总长.公里,占到了毕威高速总里程的15.3%。

在这众多的桥梁当中,赫章特大桥以其高峻雄伟而闻名于世,其中11号桥墩高达米,享誉世界,不仅在中国同类桥型中排名首位,在世界同类桥型中同样排名首位,被称“世界第一高墩”。

有创八项世界之最的水柏铁路:

六盘水境内水柏线上的北盘江大桥桥面距江面落差达米,是世界铁路第一高桥;桥的主跨为米,居世界同类型桥梁之首;桥身单铰半跨转体重量达吨,居全球之冠,创造了我国建桥史上三个世界之最。

水柏线在营盘乡38公里境内盘旋的铁路有三层,这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在营盘乡盘旋高差达米,一条铁路在一个乡境内高差达米以上,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在营盘乡境内共有大、中桥梁24座,一条铁路在一个乡范围内建成如此多的桥梁隧道,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在营盘乡有营盘、茅草坪、渡船寨三个火车站,一条铁路在一个乡范围内建有三个火车站,在世界尚属首例。

有创四项世界之最的万山汞矿遗址:

万山汞矿遗址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土坪村。据记载,秦、汉时就开始有人在万山采矿。唐、宋时万山已盛产朱砂、水银。万山朱砂历史上以比重大,色泽鲜红,半透明亮,宝石光泽为特点著称,在唐垂拱二年(年)时,即以光明丹砂为贡品。因万山汞矿储量和产量均居国内之首、亚洲之冠,位列世界前茅,故被称之为“中国汞都”。

万山汞矿遗址集“最久远的采矿历史”、“最原始和最先进的汞矿开采和冶炼技术”、“最罕见的多公里长的地下采矿坑道”、“最大的天然朱砂”四项世界之最。

如今,万山汞矿虽已枯竭,但其数百年来开采矿石所遗留下来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等,无不向人们讲述着那段过往的辉煌,其在采矿、选矿和冶炼的过程中更是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独特的工艺技术,堪称我国汞矿史的缩影。

有世界上单级提升最高的升船机:构皮滩大坝船闸。

构皮滩水电站通航设施通航建筑物(即船闸)布置在乌江左岸,建设规模按Ⅳ级航道、吨级船型标准建设,设计年双向通过能力约万吨,概算总投资30亿元。通航设施全长2米,采用带中间渠道的三级垂直升船机方案,其中第一、三级采用船厢下水式垂直升船机,第二级采用全平衡式垂直升船机,3座升船机承船厢有效尺寸均为59×11.7×2.5米(长×宽×水深),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米、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米;下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米、设计最低通航水位.7米。

工程于7年开工建设,计划年建成投入使用。该通航设施既有通常的引航道、提升塔柱和中间渠道,还有隧洞和渡槽,其第二级升船机提升高度达到米,是目前世界上单级提升最高的升船机;加上船在洞中穿和百米高架渡槽中行驶少有景象,不得不令人赞叹人类在这里创造出航运奇观。

有世界上最高的酒塔——贵阳珍酒塔:

贵阳珍酒塔是由1坛珍酒9封坛酒搭建而成的世界级奇观,有“鸿运当头”之意。珍酒封坛酒塔高9.9米,底座直径9.9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酒塔。

酒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代表,而自然生态环境优胜的贵州自古以来酿酒无数,此酒塔已成为贵州一座酒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有世界古银杏之乡:盘县妥乐。

贵州省盘县石桥镇妥乐古银杏村,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大、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享有”世界古银杏之乡“的盛誉,主景区内有第四纪冰川期孑遗的古银杏株,有“世界活化石基地”之称。

有世界掌握最多“寿”字写法的人——贵阳王凤成:

家住贵阳市乌当区的古稀老人王凤成,用20多年时间潜心研究,成功将08个不同类型的“寿”字,写在长达米,宽1.3米的纸上。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确认王凤成的“寿”字写法为世界之最。

我们还有世界最大的瀑布群之一的黄果树瀑布;有最大实物造型,“天下第一壶”;有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有世界上最长的木龙舟,中华苗族第一龙;有世界上最大的虎头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竹鼓舞和转场舞;有世界上最大的汉字摩崖石刻。

人总是喜欢用固有的偏见去进行评价。就像后来大理的同学去到浙江实习时别人问他们是不是骑着大象上学;像后来工作的同事里有内蒙古的人我们会问他是不是住蒙古包每天都骑马。

而偏见都是来自于自己认知和思想的局限性。

贵州虽然没什么存在感,但我知道它有多好。20年初疫情爆发的时候,贵州是继武汉发出一级警报后最先发出一级警报的其他城市。尽管那个时候的贵州确诊不过一位数,被四川、云南、湖南等一些比较严重的城市包围在中间,确诊人数却没有太大增长,基本上都处于半封城状态。我还知道它有多努力的在群山之中发展,这归功建设工人们的坚持和努力才让这座城市能够穿过重重山脉通向各个地方。

它的天气也确实在四川和云南中是最多变的,夏天的气温平均不超过25度,冬天又下雪又下凝,四季也不分明,长衣长裤一年都用得着。

它的小吃也是最多的,火锅的种类也多,而且便宜,还有,我也是才知道,贵州算是最早吃辣椒的城市。

辣椒是在明末从美洲传入中国的,但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是明代高濂撰有:"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的描述。

据此记载,通常认为,辣椒即是明朝末年传入中国。清初,最先开始食用辣椒的是贵州。

在盐缺乏的贵州,康熙年间年-年)"土苗用以代盐",辣椒起了代盐的作用。从乾隆年间(年-年)开始,贵州地区大量食用辣椒了。

也就是说,当初大家都只是把辣椒留作观赏类的植物,而贵州是中国最开始将辣椒作为食用食材的省份。

至于其他城市:

湖南一些地区在嘉庆年间食辣并不十分普遍,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之间,湖南食用辣椒已较普遍了。据清代末年《清稗类钞》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湘鄂人)喜辛辣品","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说明清代末年湖南、湖北人食辣已经成性,连汤都要放辣椒了。

四川地区食用辣椒的记载稍晚。雍正《四川通志》、嘉庆《四川通志》都没有种植和食用辣椒的记载,目前见于记载的最早可能是在嘉庆年间。

从四川嘉庆年间种植和食用辣椒的地区来看,主要在成都平原和川南、川西南和川、鄂、陕交界的大巴山区。道光、咸丰、同治以后,四川食用辣椒开始普遍起来,以至辣椒在四川"山野遍种之"。光绪以后,四川食用辣椒更为普遍,除在民间广泛食用外,经典菜谱中已经有了大量食辣椒的记载。

清代末年傅崇矩《成都通览》记载,当时成都各种菜肴达种之多,辣椒已经成为川菜中主要的作料之一,在清代末年,食椒已经成为四川人饮食的重要特色,徐心余《蜀游闻见录》记载:"惟川人食椒,须择其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辣不可。"

云南在什么时候开始食辣?邻近贵州的云南镇雄在乾隆时期食辣椒,但在乾嘉时期云南食用辣椒并不十分普遍。

写在最后:

在新闻中,殷宗军哽咽着说:“我是一个登山者,去告诉世人山顶的风景。我热爱这一切,所以我穿过荒漠、穿过沼泽、穿过荆棘,最后那一刻我看到的景象,足以安慰我所有的辛苦。

从7年大量的挑选一直到年才最后把这些标本找到。我们为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非要到6亿年前的地层里面成吨的沙子里去挑那一颗两颗所谓的化石和标本出来

这个科学问题就是我们究竟为什么在这里?我们对地球的改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有多少,最后我们的结局会在哪里,评估这样的风险,我们要去看地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

以史为鉴,知未来。

好的科研是无人区,大家都没有在这个领域里面有过任何认知,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认识给打开,有一个重大的发现产生一个重大的成果的时候你可能是探索了人类知识文明的边界。

你在那个边界上点了那么一小点,将对整个人人类知识体系的扩展做出了永远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希望,不辜负这个时代做好自己的研究,在动物起源的教科书中留下一笔”。

看完之后就泪目了,这真的是一种脱离低级趣味,纯粹的热爱。至此对所有的科研人员致以最真诚的敬意。Respect!

而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到贵州的地质博物馆去看看。入馆的第一行大字写的是:

地球生命的起源,从贵州拉开序幕。—END—

人五

只是一个小人物

人五

点个在看就好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ezizx.com/hljt/10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