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江西进贤县小小肉鸽ldq

还未靠近魏国安家的养鸽大棚,便远远地听到“咕、咕、咕”的叫声和鸽子的翅膀拍打声。眼前这间其貌不扬的养鸽大棚,让魏国安一家脱贫致富了。

魏国安是进贤县民和镇山前村人,由于身患残疾,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劳动能力受限,但魏国安却勤劳肯干,而且脑瓜子灵活。年,当地镇村两级扶贫干部了解情况后,鼓励魏国安发展特色养殖。一番商议后,魏国安决定养殖肉鸽。在政府帮助下贷款一部分,向亲戚朋友借款一部分,魏国安筹集了7万元,当年建起了养鸽大棚。

养鸽大棚建立起来后,魏国安百般呵护,喂食、喂水的机器和鸽舍都是仔仔细细清理。就连喂养的杂粮采买也很严格。

魏国安:

像我们这玉米,那个豌豆、高粱、小麦,用搅拌机混在一起给这个鸽子吃,单独吃一种,它的营养不丰富。它营养不丰富,这个鸽子就是喂不肥。

除了鸽舍、鸽粮储备间,魏国安精心照看的还有一个像冰箱一样的物件,那便是幼鸽孵化器,孵化器的孵化容量是每批次50只左右。

魏国安:

这是我的孵化设备,我把蛋放到机器里面,一般是十八到二十天(孵化),这根据气温来的,气温高它就时间快,气温低它就时间慢,比鸽子自己孵时间要早一天到两天。破壳了就有了这个小鸽崽,等一下捡起来放到(鸽舍)里面去,让大鸽子喂料给它吃。

俗话说,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时间回到年的冬天,在大量引进鸽苗后,就遇到了小规模养殖没有遇到病死率高、生长速度慢、品质不佳等麻烦。

魏国安:

开始养得不多,养了几百对,现在多了,现在几千对了。鸽子养多了,它问题就多了,空气、环境就不一样了,就容易发生毛病嘛。当时没有做好那个防疫工作,我们那个损失大,损失了好几万块钱。后来通过兽医传授了技术,通过他的帮助把这个困难解决了,慢慢地就资金上弥补了。

在挫折和打击面前,魏国安并没有灰心,他一边向技术过硬的养殖户学习,一边买来专业书籍用心学习、细心揣摩。

魏国安:

开始的时候要向人家学习,我就是刚开始也不懂,向人家求教,现在慢慢地就自己也琢磨出了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魏国安的养殖技术越来越好,养殖回报也越来越高。去年,魏国安不仅收回了本金,还赢利近万元,这也坚定了他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现在,魏国安还经常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其他人。

邻居魏发根:

他以前是很困难的,村里人很多人帮助他。现在他富裕起来了,帮助我们,我们很感动于他。

魏国安妻子彭桃秀说,富起来的日子总是显得很充实。

魏国安妻子彭桃秀:

我两个人要有共同的努力,奔这个小康的路上,我们也不能掉队,也一个都不能掉队,都要往前面走,只要靠自己双手努力,生活就越来越好。因为他在养着鸽子,也算是半个专家了,我也在他身边学徒一样。支持他的工作。

从年的只,到年的多只,再到如今的数千只,从最初只卖肉鸽,到如今的鸽苗、鸽蛋等产品,魏国安的肉鸽产业越做越大。魏国安说,年的销售额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养殖的纯收入仍在5万元以上,今后的致富路将越走越好。

魏国安:

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已经脱掉了贫困户,感受是现在生活有所改善了。幸福的生活本来就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打拼,我们也不想坐在这里不劳而获。一个家庭富裕了不算什么,如果是要全村人都富裕了,说明这个社会就越来越好了,说明我们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乡村就越来越美了。

本台记者刘江枫

往期精选

新春走基层——进贤县:“快乐厨房”的一顿“爱心午餐”春节来(返)赣人员必看!青年志愿者为青山湖防疫贡献力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ezizx.com/hljt/8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