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语言目标:
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确提取文中景物,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调动言多种感官来描写景物画面,并从用字、用词、用句角度概括作者直接或蓄表达的感情。
选取一个季节中的典型景物,安排写作顺序,运用比喻或叔人的修辞描绘物的典型特征,突出季节的独特气质,写一篇写景情小数文。
思维目标:
归纳、概括出写景抒情类文章中选择描写景物、安排写作顺序、运用修辞方法、抒发作者感情的律和方法,并将进到写作中去,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文中描写景色的关健语向展开联想和想象,增形象思维能力。
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并记录身边景物的习、引导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在阅读、观察和写作中,体会自然景物所含的文化内涵。
◆核心任务撰写一篇描绘学生所在地四季之景、抒发自己独特之情的小散文。第一课段:朗读两篇课文,初品四季情韵一、学习任务
1.自读《春》《济南的冬天》,梳理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并为其命名,再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说明理由。
2.分别为两篇文章设计朗读脚本,提交朗读音频。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学习资源:《春》《济南的冬天》
四、完成任务
1.阅读两篇课文后,完成下面任务。
《春》描绘的画面有____________;《济南的冬天》描绘的画面有____________。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图,因为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两篇课文后学习重读和停连,老师以《春》1、2段为例讲解重读和停联。
知识链接:
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的形式加以强调。
停连:指朗读时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声音的延续即连接。无论是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不是任意的。
小结:
重音:一般情况下,表示强调意思的名词、形容词和连续性的动词要重读。
停连:名词后可稍作停顿,而在句意相关、情绪递进等情况霞,则要连读。
3.请用朗读符号标设计朗读脚本,可参照下面三个步骤完成朗读任务,提交朗读音频。
(1)开头语
大家好,我是xx学校初一x班xxx,我把朱自清的《春》读给你听。
(2)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要考虑重音、停连、节奏、语气和感情基调,下载喜马拉雅App配乐朗诵,发布音频。
(3)结束语
在这篇文章里,我读到了()幅画面,它们是()图、()图、()图、()图,我感受到作者对春有着()的情感。
一、学习评价
根据课上学习心得以及听读其他同学的朗读音频,修改朗读脚本,再次朗读两篇课文,制作音频,比较两版本朗读脚本和朗读音频的差异。
第二课段:梳理写景方法,细品景中之情一、学习任务
1.绘景顺序,有何不同。梳理课文描绘景色的顺序,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写景顺序和表达情感之间的关系。
2.层次构图,修辞绘景。分析画面的内部层次和描写方法,结合作者情感分析层次安排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歌以咏景,文我共鸣。把课文改变为歌曲,在情感上与作者共鸣。
二、课时安排:6课时
三、学习资源:《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四首》
四、完成任务
1.比较分析《春》《济南的冬天》,完成任务单一。
学习任务单一:绘景顺序,有何不同
《春》依次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四幅画面,采用的是()顺序,作者如此安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逻辑(并列),多角度描写春天到来时的哪些最富有特点也最能体现春之新鲜、美好、生机盎然的场面,以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春天里自然万物勃发的生命力,表达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济南的冬天》依次描写了“小城酣眠图”“小山秀雪图”“远山卧雪图”“水天一色图”四幅画面,采用的是()的顺序,作者如此安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空间(由近及远),作者写了四周的小山、写了雪景,写了济南的水,层次分明,通过这些景物表现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表面写景,实则抒情写意,表达作者对济南山水的热爱。所以,我们写景时要重视情感的发现,酝酿和表达。
2.阅读《春》和《济南的冬天》,完成学习任务单二。
学习任务单二:层次构图,修辞绘景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教师指定画面
春花争春图《春》第四段
小山秀雪图《济南的冬天》第四段
画面内部层次概括以及效果分析
比喻、拟人的使用及效果分析(举两例分析即可)
学生自主课后完成
学生自选画面
()图《春》第___段
()图《济南的冬天》第_____图
画面内部层次概括以及效果分析
比喻、拟人的使用及效果分析(举两例分析即可)
3.综合《春》和《济南的冬天》的学习心得,完成学习任务单三。
学习任务单三:歌以咏景,文我共鸣
请从本元挑一课文,将其改编为歌曲。
要去:
(1)题目:可以是课文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
(2)作词:不改课文描写对象、写景顺序、情基调,在完分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再创作,可以借用或化用课文原文中的词句。
(3)作曲:配乐可以来自现有歌曲,也可以自思创,请写明作曲者姓名。
(4)分享:配乐演唱,可以用伴奏文件,也可以用乐器伴奏;可以作者自己唱,也可以找人代唱;可以现场唱,也可以录音频或视频播放;可以制做PPT等艺术背景,也可以有其他助演方式。
五、学习评价
自主学习微课《古代诗歌四首》,充分理解诗歌的诗意和情感,从中挑选一首诗,将其扩写成散文。
提示:
1.涉及景物画面的部分,请注意用合理的写作顺序、恰当的修辞方法扩展描写,而不是简单地翻译诗句
2.聚焦表现四首诗歌主要画面的诗句。
3.扩展描写示例。
枯藤老树昏鸦:千枯的树藤无精打采地盘绕老树之上,黄昏时分,几只乌鸦在瑟瑟的秋风中凄切而空远的哀号。
4.简单翻译示例。
枯藤老树昏鸦:在藤缠绕着的老树的枝干息着黄昏归果的乌鸦。
第三课段以读导写迁移景情方法概括一、学习任务
1.略读课文《雨的四季》,核通文意。
2.将《雨的四季》和《春》《济南的冬天》进行比较,尝试从景物选择、写作顺序、修辞手法、情感抒发四个方面,从比较中总结出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规律,并把阅读经验迁移转化为写作手法,归纳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学习资源:《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四、完成任务
1.通读《雨的四季》,结合上一课所学方法与思路,完成学习任务单四、
学习任务四:横向比较课文,归纳读写共性
课文阅读经验总结
写作构思能力迁移
描写对象如何选择
1.《雨的四季》和《春》《济南的冬天》在景物选取上有何不同?
2.《雨的四季》和《春》《济南的冬天》在选取景物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1.我想写重庆的四季,还是某一个季节?如果是某一季节,我想写哪一个季节?
2.为了突出这个季节的特点,我想选取的景物是什么?为什么?
描写顺序如何安排
1.《雨的四季》和《春》《济南的冬天》的写作顺序可以分为几类?
2.2.作者如此安排顺序的原因是什么?
1.我打算按照什么熟悉怒来写作?
2.2.我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顺序?
描写方法如何运用
1.《雨的四季》和《春》《济南的冬天》共同使用的修辞有哪些?
2.这些修辞的使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我想用哪些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2.我想用这些修辞表达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情感如何抒发
1.三篇课文结尾的感情抒发,哪些是直抒胸臆,哪些是委婉含蓄。
2.这两种方式各有哪些优点?
1.在文章结尾。我想用什么方式抒发感情?
2.我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抒情方式?
2.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互相看和讨论彼此的学习任务单,互相补充修正,最后总结并整合一份小组的最终学习任务单交给老师。
3.教师整理所有的小组学习任务单,依照如下内容罗列出写景抒情类散文的基本写法,以及向写作迁移的借鉴点。
示例:描写对象的选择:
(1)用不同的景物体现不同季节(某一季节)的特点。
(2)用相同的景物体不同季节(某一季节)的特点。
描写顺序如何安排:
(1)照时间先后顺序展开。
(2)接照地点变换顺序展开。
描写方法如何运用:
(1)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特点。
(2)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写出景物特点。
作者情感如何抒发: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4.班级交流,继续深化补充。
五、学习评价
1.本单元学习所涉及的篇目中有春天、冬天,还有一个是四季,其中还缺少秋天和夏天。课下搜集关于夏天和秋天的文章,看看是否符合课上所总结出的写景抒情类文章的特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所找到的资料,再次交流补充“写景抒情类散文的写作”这个知识点。
2.找出自己曾经写过的写景抒情类散文,对照所学的知识点,看看自己的作文采取了哪些写作策略,又忽视了哪些写作策略。尝试运用新学到的策略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四课段绘重庆四季景,抒四季重庆情一、学习任务
1.扩展阅读,激发灵感。阅读一组描写重庆四季的散文,从景物选取、写作顺序、画面描写、思想感情等角度构思作文。
2.迁移所学,构思提纲。结合你成长中的观察经验,借助本单元所学读写心得,在阅读推荐资源进一步启发下,拟写写作提纲。
3.文章写作,抒写北京。结合单元所学以及拟写的写作提纲,进行写作。
4.讨论分享,推荐作品。小组讨论,向班级推荐代表性作品;班级讨论,推选收入班级文集的作品。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资源
1.推荐资源:钱歌川《巴山夜雨》;郑劲松《山城阳光》;嘉璘《从成都到重庆》
2.助读材料:第三课段整理出的学习笔记;学生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
四、完成任务
1.阅读一组抒写重庆四季的散文——钱歌川《巴山夜雨》;郑劲松《山城阳光》;嘉璘《从成都到重庆》,完成学习任务单五。
学习任务单五:扩展阅读,激发灵感
(1)在抒写重庆四季的散文中:
我最喜欢《》的描写对象的选取,因为_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的写作顺序安排,因为______________
我最欣赏《》的景物画面描写,因为_____________
我最欣赏《》抒发的思想感情,因为______________
2.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单元课文的学习心得、推荐资源的启发,完成学习任务单六(抒写“重庆单季”(重庆四季)的写作提纲)。
学习任务单六:迁移所学、构思提纲
所写季节
景物选取与顺序
画面特点概括
重点突出的画面描写以及打算采用的方法
我的感情抒发
景物1(季)
感情为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抒发: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景物2(季)
......(季)
景物N(季)
3.借鉴《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克文明,撰写一篇描绘重庆四季之景、抒发自己独特之情的小散文。
要求:
(1)选择重庆的一个季节,选择该季节的典型景物,安排好写作顺序,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展现景物特色,抒发对家乡的深情。
(2)题目自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字以上,当堂完成。
4.借鉴《雨的四季》,撰写一篇描绘重庆四季之景、抒发自己独特之情的小散文。
要求:
(1)选择同一种景物的四季变化,安排好写作顺序,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展现景物的四季变化,抒发对家乡的深情。
(2)题目自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字以上,当堂完成。
五、学习评价
根据散文写作评价量表,评价小组内的作文,再推荐小组优秀作文参加与班级评选。
(一)必做
1.伙伴作文推荐。选择你最欣赏的一篇伙伴作文,从景物选择、写作顺序、画面描写(侧重修辞的运用)、情感抒发等角度,评价其突出亮点,供其他同学学习借鉴。
提示:评价不必面面俱到,择最突出的方面来谈。
2.个人组我恩认真修改。从景物选择、写作顺序、画面描述(侧重修辞的运用)、情感抒发等角度,重点选择一个角度,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选做
1.作文合集志愿编辑。汇集集体推选的有代表性的作品,邀请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协助作画,编撰班级作文集——《重庆四季绘本》
2.个人作文视频制作。把自己的作文制作成集体朗读、配乐、插图一体的视频,呈现笔下的重庆四季和对重庆四季的深情。
等级
描述
一类文
通过典型景物的选取、合理写作顺序的安排、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传神地描述出景物画面,表现季节特点,表达自己的深情。选材、语言和立意等方面有突出的亮点。
二类文
选取恰当的景物,写作顺序清晰,画面描写手法比较丰富,景物特点比较突出,自然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类文
选取比较恰当的景物,安排比较合理的写作顺序,画面描写比较单薄,季节特征不够鲜明,情感抒发不太自然。
四类文
缺乏画面描写,景物描述不能体现季节特征,文章思路混乱,抒发情感生硬,字数不够,没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