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系列之十一豌豆

图片源自网络。

宋代诗人方回有一句诗:“含桃豌豆喜尝新,罂粟花边已送春。”

春末夏初之际,豌豆绝对是餐桌上不可错过的一抹鲜味。这个季节,原本或白或紫的花已结成了荚,荚里的豌豆一日胖过一日,正欢欢喜喜地等待着以其特有清甜味让人过足馋瘾。下面就让咱们一起来走近豌豆、认识豌豆好吗?

一.

图片源自网络。豌豆。

豌豆(学名:PisumsativumL.)别称青豆、寒豆、雪豆等,一年生攀援草本。全株绿色,光滑无毛,被粉霜。叶具小叶4-6片,小叶卵圆形;花于叶腋单生或数朵排列为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裂片披针形;花冠颜色多样,随品种而异,但多为白色和紫色。子房无毛,花柱扁。荚果肿胀,长椭圆形;种子圆形,青绿色,干后变为黄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豌豆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被人类种植食用了,它的起源地说法不一。

豌豆起源中心为埃塞俄比亚、地中海和中亚,演化次中心为近东;也有人认为起源于高加索南部至伊朗。

图片源自网络。考古现场工作人员。

豌豆驯化栽培的历史同小麦和大麦一样久远,至少在年以上。从位于土耳其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的大约公元前年的炭化豌豆种子,是考古中发现的最古老的证明。在瑞典,9~11世纪的古墓中曾挖掘出用豌豆制作的食物。年,英国从荷兰引入菜用豌豆。到18世纪以后,欧洲的豌豆栽培几乎已与禾谷类作物一样普遍。

图片源自网络。

不可否认豌豆是古老的农作物,在《四民月令》中有相关的栽种记录,豌豆由原产地向东首先传入印度北部、经中亚细亚到中国。16世纪时传入日本,新大陆发现后引入美国。

今天,在中亚、近东和非洲北部还有豌豆属的野生种地中海豌豆(PisumelatiusL.)分布,这个种与现在栽培的豌豆杂交可育,可能是现代豌豆的原始类型。野生种的分布也证明了关于豌豆起源中心的可信性。

图片源自网络。

因为豌豆对光照时长和土壤条件的要求不严,所以人们往往根据地域条件和需求,在合适的季节进行豌豆播种,大部分地区春种夏收,也有很多劳作者选择利用冬天闲置的土地进行播种,在来年春末收成。迄今豌豆在中国的栽培历史约有多年,早已遍及全国,在我国中部以及东北部地区,在河南、湖北、江苏等省区都有大量种植。

二.

图片源自网络。豌豆营养成分表。

别看豌豆颜色单一,其实它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不胜枚举。豌豆含有人体运营必需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所以人们也将豌豆当作主食。除此之外,含有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种类更是不在话下,是名副其实的“营养宝藏”。需要注意的是豌豆再好也不能多吃,吃太多会引起腹胀,不仅起不到润肠通便的作用还会导致消化不良。

食用价值

图片源自网络。豌豆。

豌豆是吃法比较多的一种淡季蔬菜,鲜嫩的茎稍、豆荚、青豆都倍受欢迎。

干豌豆加工精细磨粉,采用特定机结合工艺将豌豆粒的种皮、子叶和胚芽三部分分离,然后分别磨粉,得到食用纤维粉、子叶粉和胚芽粉。食用纤维粉可用做面包或营养食品中食用纤维的添加剂。子叶粉和胚芽粉在制作婴儿食品、保健食品和风味食品方面用途很广,既是常用的天然乳化剂,又是赖氨酸增强剂。另外,干豌豆还可以提取豌豆浓缩蛋白;可制作粉丝,发豌豆苗等。

图片源自网络。豌豆黄。

青豌豆和食荚豌豆的加工可制作罐头、脱水、速冻。其中速冻青豌豆和食荚豌豆是欧美和东南亚国家普遍食用的豆类蔬菜。豌豆小食品的制作豌豆黄、豌豆糕类食品。

图片源自网络。豌豆苗。

还有一种比较冷门的吃法是摘下植株顶部发出的嫩芽(即豌豆苗,也叫豌豆尖),过水洗净后做煮火锅的配菜,也可以直接清炒,绿色健康。这种吃法在中国南方比较常见。

药用价值

豌豆不仅是很有营养的蔬菜,按照一定的方法食用还可以治病。

图片源自网络。

豌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益中气、止泻痢、利小便、消痈肿、解乳石毒之功效。对脚气、乳汁不通、脾胃不适、呃逆呕吐、心腹胀痛等病症,有一定的食疗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也曾记载将嫩豌豆克煮熟食下可治疗产后乳汁堵塞和口干舌燥。

不仅如此,豌豆所含有的凝集素、赤霉素A20等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作用,特别适合对细菌灰尘敏感、代谢缓慢者食用。

图片源自网络。碗豆汁。

豌豆煮食能生津解渴、通乳、消肿胀。鲜豌豆榨汁饮服可治糖尿病。豌豆研末涂患处,可治痈肿、痔疮。青豌豆和食荚豌豆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有效预防牙龈出血,并可预防感冒。

三.

豌豆质嫩清香,营养丰富,食法多样,又可剥粒冷冻储存,老少皆爱食之,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市场多是鲜销,需求空间较大,在南北方的各大城市与乡村市场均很畅销。

图片源自网络。

近年来,由于国内农户们认为豌豆投入产出比不高,很多地方豌豆产能和产量均有所下降,虽然下降不多,但是相对于许多农产品来说,产量连续几年下降的趋势仍旧算是比较少见的。此消彼长,在强劲的市场需求下,豌豆行业需求缺口却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大量的需求缺口均通过进口来填补,且缺口数倍于产量,表明豌豆进口消费比例非常高。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图片源自网络。豌豆。

豌豆,蔷薇目,豆科,野豌豆族,豌豆属。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ezizx.com/hlzz/6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