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鸽哨声要给鸽子留空间老北京的文化得留

傍晚四点多钟,东四七条胡同东口,一群鸽子被轰出鸽舍,扑棱棱飞上天空,欢快地绕着大圈飞翔。灰瓦屋顶、天空、翱翔的鸽子,冬日的胡同既静谧,又充满生机。

屋顶上,一个身穿白大褂、戴着白帽子的大爷,正在鸽舍里紧着打扫。刷水罐、扫窝、消毒、拌鸽食……动作娴熟利落。鸽舍里,几只年岁大了飞不动的鸽子,有的扑棱到主人手上,有的落在肩膀上,很是亲昵。

大爷名叫贾政,今年62岁,是东四七条二十来个养鸽户中的一位。贾政是个中高手,看他家柜子上摆满了的金光闪闪的奖杯就知道了。作为一名纯业余选手,贾政靠参加各类比赛的奖金来支撑他的爱好。

傍晚,放鸽子的同时,贾政在紧着打扫鸽

贾政从六七岁就开始一只鸽子两只鸽子养着玩,成规模,是年前后。“年,北京办全运会,开幕式请上海鸽会来放鸽子,觉得挺好,年,北京才成立了鸽会。”贾政回忆,那时他已经有四五十只鸽子了。现在,他有将近只鸽子。

平常话不多,说起鸽子来,贾政两眼放光。“鸽子长距离飞行,为了保护眼球,眼睛上有一层膜,就盖上了,不用看,自带导航。零摄氏度以下比赛的时候,鼻孔出气,就冻上冰了,到家以后,鼻尖儿上顶着一层冰,就拿爪子挠,甩。”

侍弄鸽子是个苦差,一年天一天不能休息。每天早晚各放出去飞一次,一飞俩小时。这期间,要马不停蹄地打扫鸽舍、拌鸽食等。每只鸽子每天都要仔细观察,生病了的要喂药、上药,比赛前要给参赛的鸽子吃小灶,赛后还要吃药调理,得相当细心、勤快。“我自己病了舍不得买好药,给鸽子买的药、洗澡液什么的,都是进口的,几百块钱。不舍得投入,它就不给你出成绩啊!”贾政笑说。天儿好的时候,在屋顶一坐,听听鸽子叫,喝茶看天,甭提多惬意了。

在胡同里养鸽子,容易扰民。贾政爱干净又勤快,从没因为鸽子跟邻居闹矛盾。而且,他还把鸽子蛋送给有小孩的邻居,孩子吃了能治拉肚子。他家的鸽粪都一袋袋装好,送给养花的邻居做花肥。

最近,贾政遇到了烦心事。他家的房子,只有10平方米,做成厨房,人就没地方住了。他就在屋顶加盖了一间卧室,老两口住。鸽舍,盖在卧室上面。去年底,东四街道环境整治进行到七条胡同深处,贾政自建的卧室在拆违之列。拆了卧室,鸽舍必然受影响。

不独贾政。所有胡同里的养鸽户,都面临相同的问题:鸽舍留着,有的越建越大,安全隐患明摆着,也破坏胡同风貌。拆了,老北京的鸽哨声去哪儿听呢?

年前,东四街道干部来找贾政,跟他商量拆违、改造鸽舍的事儿。“违建该整治整治,鸽哨声也必须留住。胡同里家家户户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一户一策’,一家家研究。贾政的情况比较典型。我们打算以他为试点,先做出一个来看看。觉得好再推广,为全区、全市解决胡同养鸽问题探索一条可行的路线。”东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洪雷说。贾政家的改造方案已经设计了好几轮,目前还在修改。

“养鸽子,也是老北京文化。没有这飞物,胡同里死气沉沉的。得给这鸽子留点空间啊!”贾政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于丽爽

流程编辑:RB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ezizx.com/hlfz/12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