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智库
品牌立论
口碑行销
舆情数据
策略咨询
文|玖肆
“我觉得这个节目非常有趣嘛,那我做观众的时候,我也想说,如果我也可以有这样一次对文化的深度体验,会是一件很荣幸、很期待的事情。”《我们来了2》素人嘉宾许吉如在采访时这样说道。许吉如无疑是幸运的,曾经的梦想走进了现实。当然,幸运儿不只她一个。
《我们来了2》响应广电总局“星素结合”的号召,并在原有节目模式基础上每期增加4位90后素人,填补着女性深度文化体验真人秀这一市场的空白。《我们来了2》在解锁“星素结合”的同时,也打造了个性鲜明的“素人群像”。
90后创业者、90后留学生、90后造型师、90后律师、90后作家、90后插画师……这些素人嘉宾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她们走出原有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模式,放下所有的身份和光环,跟随《我们来了2》节目组到全国各地进行文化体验。
她们这一路上不仅仅感受着中华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成长和蜕变,而成长背后的故事更耐人寻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其中的四位素人嘉宾——小白、爱华、许吉如和李晓林。
1小白:
个性有多面,你看到的是哪一面
桀骜不驯、定义潮流、用百变色彩颠覆时尚、用特立独行定义美学……因为造型总监的身份,小白一直都被这样一些高大上的词包装和定义。
对于萦绕在人间烟火里的普通人来说,时尚圈,遥不可及,做时尚的人更是难以想象的神秘存在。通过《我们来了2》这么多期节目,我们发现被各种时尚元素包裹的小白的多面性。外表高冷,实则温暖,率性简单。
在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浮于表面。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来了2》的经历给小白对人与人之间交往有了全新的感受。小白曾在《闪光女孩》的札记中写道:“我从没想过《我们来了2》会给我带来这么多不一样的体会跟感受,我时常觉得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又很远,但只要付出真心就能收获一辈子的友情。”
小白对照顾她的人都心存感恩,当队长汪涵为大家煮起了经典的“涵式葱油面”,小白很认真地对涵哥道谢:“在北京五年了,第一次吃到男生给我做的饭,谢谢涵哥。”在小白心里,不管他们是不是明星,他们这样替自己着想,照顾自己,就会觉得很温暖。一碗简单的面条,便引申出小白无限的感慨,这不仅仅饱含了打拼背后的艰辛与不易,更是对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情感渴望。
在永州站,小白帮汪涵打下手做饭。尽管被汪涵调侃肉切得太厚,但她依然十分开心能够在厨房“大展身手”。对于小白这样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简单的快乐就源于这柴米油盐间的互动,因为在这柴米油盐间更容易找到家的感觉、家的味道,勾起对家、对亲人的想念。
“是不是一直在把自己打扮成最适合的样子,所以你关心经典,追逐潮流,以为那就是自己。”这是小白在《我们来了2》人物宣传片的旁白。关心经典,追逐潮流,只是小白工作中的一面,而在《我们来了2》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样的小白——感恩、不争、搞笑的小白,而之后小白又会解锁自己的哪些面,我们期待着。
2
爱华:
小时候的梦想,如今实现了
爱华是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姑娘,本名是莎度拉娃·古珊·阿扎马特,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学生。因为她从小特别喜欢中国,所以在乌兹别克斯坦初学汉语的时候,老师就为她取名为“爱华”,用名字“爱华”来刻录中华情。
“在我小的时候,我在课本上看了很多长城的图片,那个时候我特别想亲眼看长城,现在我的梦想实现了,很开心。”对于爱华来说,《我们来了2》帮助她实现了梦想。跟随着《我们来了2》的脚步,她爬了小时候在课本上看到的长城,见到了《黄飞鸿》里美丽优雅的十三姨,在江永学习了神秘的女书文字,还让她萌发用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写一篇关于女书的文章的想法。爱华在感受每一站城市带来不同文化碰撞的同时,还承担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这个乌兹别克斯坦的女孩有时候会闹出些小笑话。在永州站,大家一起煮饭时,爱华在厨房变身“十万个为什么”,还把“剥蒜”听成“薄蒜”。许吉如还爆料爱华爱吃配菜多过主食,每次点菜必点铁板洋葱土豆,而爱华则解释说在乌兹别克斯坦,洋葱是非常受欢迎的食物。
爱华虽然是个外国小姑娘,但在《我们来了2》节目组并不突兀,凭着“萌萌哒”可爱的个性融入了集体,也感受到了来自姐姐们的关爱。在哈尔滨站,嘉宾们迎来了史上最难挑战,爱华和宋茜、沈梦辰、唐艺昕扮演的四小天鹅,可爱华排练中状况连连,跟不上动作,感觉自己拖后腿的爱华忍不住伤心落泪。
同组的宋茜、沈梦辰、唐艺昕都纷纷安慰她,唐艺昕甚至自黑自己跳舞是“马踏飞燕”,让爱华不要有太大的包袱。姐姐们的暖心安慰也让爱华告诉自己,不能让姐姐们失望,一定要坚持下去。在《我们来了2》里,爱华不仅感受着中华文化的魅力,更体会着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怀。
最初在参加《我们来了2》的时候,这个怀揣着“中国梦”的90后少女爱华在采访中说,“作为一个外国女孩,特别想对中国说,我们来了。”如今,爱华随着《我们来了2》节目组在泱泱中华的广袤中逐梦而行,实现了曾经的梦想,感受这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和碰撞。
3
许吉如:
与其害怕,不如接纳
许吉如的个人履历可以用《爱情公寓》中胡一菲经典台词“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来形容。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就读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如今就职于全球顶尖的律师事务所,美丽与智慧并存的90后女孩许吉如就是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吉如的本职工作是律师,可能是职业特性的原因,在节目之初,伶牙俐齿的她初露锋芒。《我们来了2》被定义为“女性文化体验真人秀”,对于定义中的哪个字最重要,她也自有一套解读。她认为“人”字最重要,“因为这个节目里面,我感觉人跟人的交往,人跟文化碰撞,文化跟文化去融合,是人性的无限可能。”这样一番解读得到了汪涵、吴秀波的称赞,还打趣要把他们的位置让给她。其实,通过这一番小小的解读,看得出吉如思维逻辑很强,看事看物有格局。
或许是老天爷嫉妒完美人设,吉如是纯天然百分百的“游戏黑洞”。“这个节目里有很多很好玩的游戏是对体力、耐力、智力的考验,我有时候想说,如果我玩游戏,我可能是组里的游戏黑洞。”这是吉如在录制节目之初接受采访时说的话,而在后续节目中证实了她的自我认知是客观的,将“游戏黑洞”的体质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比拼弹跳力的逆风跳远还是比拼力量的扎气球,这些游戏吉如都不在行,尽管每次挑战前都号称要“逆袭”,但却始终没能创造奇迹。
每次游戏都玩不好,吉如经常会感到失落,在和节目组老师谈心之后,她释怀了。老师告诉她:“真人秀的真实就在于,你不仅要能展示自己的闪光点,更要能舒服地暴露自己的一切脆弱。因为精彩是你,尴尬也是你,所有的好好坏坏才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你。掩饰弱点只会让弱点更刺眼,不如接纳。”
是的,与其害怕,不如接纳。在最近的节目中,相较从前,吉如变得更加坦然,不再患得患失。在西安站的马术环节,吉如在马背上战战兢兢,最终在大家的鼓励和驯马员的牵引下完成挑战。“有一些困难,有一些恐惧,是你一定要去迈过的。”尽管她无法独立完成任务,但是她内心十分清楚每一个游戏和挑战对于自己的意义,敢于经历和坚持何尝不是游戏精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
李晓林:
不忘初心,做一个传送传统美好事物的邮差
荧屏之外的李晓林,习惯了在画室那方天地里自由创作。参加《我们来了2》之初,她心藏畏惧,最终鼓起十二分的勇气,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走出那间画室,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在《我们来了2》和大家初次见面时,李晓林带了一副佛山美食九层糕的插画,佛山九层糕寓意九九归一、长久永远,同时也表达了她希望能够在此收获一份长久友谊的心声。
虽然晓林在节目中没有表现出太强的综艺感,但她在文化体验过程中,一直都处于欣赏和思考的双线并行的状态。比如,在体验岭南舞狮后,晓林对舞狮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她之前看舞狮,大多是看热闹。但在领略岭南舞狮的魅力之后,她发现,舞狮本身的这个狮子它是有生命的、有精神的。舞狮人结合狮子的习性,给狮子附加了很多形态上的语言动作,赋予了狮子一个比较饱满的性格。因此,她认为像岭南舞狮这类的文化不仅要记录下来,还要在深入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革新。”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晓琳对民俗文化和复古插画颇有一番研究。在永州站,晓林感受了瑶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之后,还特意画了几幅与瑶寨民俗相关的插画。
在西安站的丝路鉴宝环节,晓林代表所在的队伍出战,讲解所寻宝物中含有的本土和外来元素,对宝物的纹样、器型、工艺、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如数家珍,出色的表现获得专业解说员的点赞,被称为“行走的工艺百科全书”。
敢于打破固有的生活节奏,走出舒适区,做更多的尝试,是晓林在《我们来了2》中的成长和进步。而对晓林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要不忘初心,坚持通过绘画或者是文字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中的美好事物记录下来,做一个传承传统文化中美好事物的好邮差。
结语
女人如花亦如画,女人如诗亦如茶,《我们来了2》这档以女性角色为主的文化体验节目里,多维度地呈现着女性之美。在《我们来了2》中,素人并没有变成明星的背景板,反而也成了观众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没有明星光环加身的她们,用她们自身独有的魅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出品
锋芒影视舆情研究智库
主编
陆兮影责编
果乐
视觉
成辰校对
之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