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遗传获得的神经活动类型及定向遗传特性有关。研究表明,赛鸽由父母代获得的神经活动类型是性格特征发展的生理因素,但是父母代的定向遗传特性与赛鸽竞翔的路线与方向不相符合时,成为赛鸽的心理因素,制约了赛鸽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这是许许多多花重金从国内外引进种鸽的子一代鸽大多数没有获得好的竞翔赛绩的原因。而引进的优良品种鸽,经过在当地多代的定向培育,其神经活动类型与定向遗传特性与当地的竞翔路线与方向相适应时,往往促进了赛鹤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以说优良的遗传特性(包括生理遗传和心理遗传)是赛鸽性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幼鸽期是性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曾长时间对那些抢不到食物的幼鸽进行观察发现,幼鸽抢不到食物是经常受到其它鸽子的干扰,这无形中培养了赛鸽不合群的性格特征。加之幼鸽抢食的份量不足,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促进了幼鸽忍饥挨饿的意志品质的发展。从这两种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不合群的性格特征是赛鸽在竞翔活动中主动脱离群体的性格表现,而幼鸽经常不能饱食状态的生理需要增强了它对棚舍食物来源的感情,忍饥挨饿又促进了赛鸽在竟翔过程中忍受饥饿的意志品质的发展。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幼鸽都处于这种抢不到食物就能促进适应竞翔的性格发展,如果幼鸽抢不到食物而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那么也直接影响到脑和神经系统的生长和发育,直接影响到幼鸽智力的发展。
幼鸽期是性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幼鸽出棚后对周围的环境具有印记的特点有的幼鸽出棚只有一两天的时间,拿到另外的棚舍后,它仍然飞回到原来的鸽舍。这说明牢固的记忆能力在幼鸽期的性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把对原来棚舍的感情功能表现出来,并且毅然返回到原来的鸽舍,从而形成稳定的回归故里的性格特征。
赛鸽在家飞训练中是性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因素。我们通过某赛鸽棚幼鸽环舍家飞的情况了解到,有些赛鸽总是在群体的前面引导群体的飞行方向和路线,而有的赛鸽总是飞在群体的中间或者是群体的后面。这说明,飞在群体前面的赛鸽具有主动性行为的性格特征,一旦放飞训练或者竞翔,它们则是飞在最前面摆脱陌生竞翔环境的赛鸽,如果这种性格特征的赛鸽体能处于高峰期,往往成为竟翔的优胜鸽。而那些紧紧地裹在群体中或者跟在群体后面飞行的赛鸽,其性格特征缺乏主动性,在集群放飞训练中它们能够依靠跟随群体的方法返巢,一旦在放飞训练中单只放飞时,这种性格的鸽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一些赛鸽棚的家飞训练中还观察到,有许多赛鸽形成数十个小的群体,完全不同大群体飞翔运动,而是在更远更大的范围飞翔运动,观察它们小群体飞行的速度和持续飞行的时间远远超过其它的群体。这是十分优秀的竞期赛鸽性格特征的具体表现。我们经过实际竟翔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一般来说那些赛鸽高手的赛鸽群体在家飞训练中,持续数小时的家飞训练是很平常的事情,我们曾对数家竞翔成绩优秀的鸽舍家飞群体观察,赛鸽家飞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群体甚至飞得无影无踪,等赛鸽返回降落到棚舍上面时,个个张着嘴,喘着粗气,双翅似有下垂的感觉。这说明赛鹤在家飞训练中表现出高涨的情绪特征。情绪的强度接受竞翔运动的要求,从而为赛鸽性格的情绪特征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赛鸽家飞运动的范围扩大和保持长时间的飞行运动,仍然需要启动定向导航系统。有人曾在某城市50公里外捕捉到这个城市外出寻找食物的赛鸽。说明赛鸽一次长时间的家飞训练,飞出几十多公里或者更长的距离,是锻炼定向导航和勇敢顽强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家飞训练中有效促进赛鸽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才能在放飞训练或竞翔活动中使赛鸽形成稳定的性格。
赛鸽的放飞训练是形成稳定性格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赛鸽单只放飞训练是培养独立归巢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经过同方向同等距离放飞训练归巢的赛鸽,再进行单只放飞训练时,其中一部分可能无法归巢,这说明丢失的鸽子不具备独自返巢的性格特征。特别是在竞翔过程中,往往要求赛鸽具备独自归巢的性格特征,这是优秀竞翔赛鸽性格表现的共同特征。因此,在放飞训练过程中,经过集群放飞训练之后,必须采取单只放飞训练的方法,以便促进赛鸽独立返巢性格特征的发展。也只有采取由近到远的单只赛鸽的放飞训练,才能使赛鸽在返巢活动中形成独立、稳定、持久和坚韧的性格特征。而那些不具备独自返巢性格特征的鸽子,也不需要爱好者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饲养和训练中了。
从上面讲述的具体表现不难看出,赛鸽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是在遗传的基础之上,经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形成了赛鸽独特的性格特征。由于赛鸽神经活动类型的个体差异,有的赛鸽的性格特征更加适应竞翔中短距离,有的赛鸽性格特征更加适应竞翔远距离或超远距离。赛鸽的性格特性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影响、有的赛鸽更加适应晴朗天气条件下快速返桌的性格特征。而有的赛鸽更加适应复杂地理环境和恶劣天气条件归巢的性格特征。赛鸽性格的形成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和后天环境影响共同作用下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结果,因此要特别重视在幼鸽期培养和发现赛鸽性格的某些特征,并在成年鸽的几年内加以巩固。
如在我国赛鸽运动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以及欧洲赛鸽竞翔运动发达的国家,经过多年的放飞训练或竞翔比赛,促进赛鸽形成稳定独特的性格特征,然后再将那些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赛鸽作为种鸽,从而促进了后代鸽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的共同发展,这也是赛鸽竞翔与选种、选配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