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就知道,喜树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应该有很古老的历史,这奇怪的名字,就像龙啊,凤啊等等原始的图腾文化一样扑朔迷离,没办法细究了。如今的人们,只知道它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也是一种很漂亮的行道树,挺拔的身躯,秀美的枝叶,每一次看见,总让人心头一爽,有抬头见喜的感觉。喜树,旱莲木、千丈树、旱莲、水栗、水桐树、天梓树、野芭蕉、水漠子等,为蓝果树科喜树属,高大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树皮灰色,浅纵裂。叶互生,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短尖,基部圆或宽楔形。果实与根是一种药材,试治各种癌症,急、慢性白血病,银屑病以及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大等,果真如此,也算是喜从天降吧?小时候初次看到喜树那刺猬球般的绿果,就奇怪果实为何如此奇特呢?那球上一根根攒聚在一起的小翅果,真像一根根小香蕉,可惜不能吃。对于小孩子来说,这种不能当食物吃、不能当药材卖的东西,并无兴趣深究,看过就忘,没有放在心上。但它的名字却让人难以忘记。为何叫做喜树呢?查遍资料,均没有明确解释。最早记录喜树的文献,是清人吴其濬的《植物名实考》,书中叫做“旱莲”,取其果实似莲蓬之意,插图很清晰,看果、叶即知,古之旱莲为今之喜树。后有植物学家在庐山发现喜树,并为其定名,虽无处核查它何以如此命名,但名字吉祥喜庆之寓意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名字寓意美好,再加上喜树高大通直,树冠宽广,枝叶浓密,在园林或者绿化之中深受人们的喜爱。喜树不仅名字好听,还是中国特有之一宝。它和享誉世界的活化石“鸽子树”珙桐是亲戚,都属于蓝果树科植物,也有写作紫树科的,且都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即一属只有一种的那类独苗类植物。关于它的药用价值,在两本中医书中都发现这种植物,竟然是慢粒性白血病的克星。江西《中草药学》:制癌,消结。对胃癌、直肠癌、膀胱癌有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亦效。《新编中医学概要》:破血化瘀。治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对急性白血病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想不到喜树竟然是如此珍贵,告诉家乡人,若在山中遇见,请保护好,它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留言与转发,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