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给孩子看的经典梁桥书,就它了

暑假来了,又到了头疼怎么安排娃的时候了,毕竟这么长时间宅家,爹妈要上班,爷爷奶奶基本只管吃饭,剩下的就交给电视机电脑了。

所以托班、兴趣班、夏令营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暑假也是娃大量阅读的好时机,所以给娃找点好书打发时间很有必要啊,再说,比起报班,给孩子看书已经算是最经济最划算的投入了。

今天,就推荐两套特别适合孩子暑假阅读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时代广场的蟋蟀系列》注音版:5-10岁,适合孩子从图画书过度到文字书。

《小译林国际大奖童书》:8-12岁,适合孩子拓展、深度阅读。

先来看看《时代广场的蟋蟀系列》注音版,它是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作品。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动物故事:孩子们都喜欢,家长都认可,小学语文老师都推荐。

全球销量突破万册,简体中文版销量突破万册,风行世界60年。

作者乔治·塞尔登是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得主。

《时代广场的蟋蟀》自出版以来,不仅影响了海外一代代小读者,也受到国内教育专家的认可,口碑爆棚,是清华附小、北大附小等全国重点小学,课外阅读推荐图书。

不仅孩子喜欢,很多成年人也被这个故事打动了。

豆瓣多年高分,很多人自发地推荐它,它也被媒体数次报道。

现在,《时代广场的蟋蟀系列》首套注音版终于来啦了!不止小学中高年级孩子能阅读,低年级甚至学龄前孩子都可以独立阅读起来了~

书中加注拼音,切合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和需要,帮助孩子无障碍阅读大奖作品,是一套非常优秀的桥梁书。

全书共五册,故事围绕着蟋蟀柴斯特、亨利猫、塔克鼠等小动物发生的故事,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文字的优美。

《时代广场的蟋蟀》

《亨利猫和塔克鼠》(《时代广场的蟋蟀》前传)

《蟋蟀的骑鸽之旅》(《时代广场的蟋蟀》番外)

《蟋蟀的新家》(《时代广场的蟋蟀》续篇)

《老牧场》(《时代广场的蟋蟀》续篇)

比如蟋蟀的叫声,可能很多孩子没听过,但看过这段文字,下次在听就能对上号(就这么神)。朗朗上口,神秘,有很强烈的,促使我们读下去寻找答案的魔力。

“活到这把年纪,纽约实力各式各样的声音他几乎都听遍了,他听过......他也听过......他还听过......,但是他没从来没听过这种声音...……”。

好的文字,可以给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帮孩子积累阅读素材,打下作文基础。

这套书不只是孩子迈向自主阅读的梯子,也是孩子成长的指路灯。

故事里小动物碰到的各种烦恼和挑战,还有他们面对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都对应了儿童成长的过程。

5个故事,写出了不止5个重要的成长主题。

认识自我,重视自我,勇于实践

《时代广场的蟋蟀》之所以成为经典,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蕴含丰富的思想,简单的故事,让孩子在收获阅读乐趣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来自乡野的蟋蟀到了纽约,不仅结交朋友,还向大众展现出自己非凡的音乐才能,成了明星。

而故事远远没有结束。

已成名的蟋蟀发现自己并不快乐,于是他努力探寻自己的内心,认清了自己的真正需求——回到家乡,拥抱自然。

于是蟋蟀柴斯特义无反顾地踏上回乡的路,离开了鲜花和掌声。

蟋蟀的这个成长经历,不就是“认识自我、重视自我”的一个过程嘛。

同样,在《亨利猫和塔克鼠》的开篇强调了“重视自我的价值”。

塔克鼠和亨利猫,这对好朋友之所以志同道合,源于他们秉持的相同观念: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不同于任何其他的小老鼠、小猫。

为此,两只小动物绞尽脑汁地给自己起了名字,以此表明自己独特的身份——“名字”,是构建“自我”这一概念的重要部分。著名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的主题就和这有关。

根据研究,“更喜欢自己名字的人,自尊越高、幸福感越高”。

在认清自我需求之后,无论是幼年的亨利猫和塔克鼠,还是成名的蟋蟀柴斯特,都勇敢地踏上了实践之路,住在让自己安心、幸福的地方,收获了真正的快乐。

“勇于实践”这个主题,在《蟋蟀的新家》中被更加明显地表达了出来。

回到家乡的蟋蟀,发现老树桩被两位女士坐塌了,他无奈只得辗转于朋友们的家。

虽然乌龟西蒙原木上的裂缝很窄,松鼠的窝太高,花栗鼠姐弟有“洁癖”,蜻蜓唐纳德的树枝太细……但是蟋蟀还是住遍了朋友的家,获得真实的居住体验。

朋友们的家都不适合蟋蟀,不过,蟋蟀最终还是拥有了自己的完美的小家~

放下偏见,建立友谊,学会合作

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然而,在《亨利猫和塔克鼠》里,他们却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流浪中的幼年塔克鼠认为“猫跟老鼠总归是要打架的”,但是同样在流浪的幼年亨利猫却提出了“打破规则”,认为他们俩可以建立友谊。

成为朋友的小猫和小鼠,在时代广场地铁站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家,还共同击退了不怀好意的大老鼠。

同样,在《蟋蟀的骑鸽之旅》中,见到鸽子露露的蟋蟀柴斯特吓了一大跳,因为蟋蟀可是鸽子的美餐。

不过令柴斯特没有想到的是,露露却邀请他搭乘“鸽子飞机”,夜游纽约。蟋蟀收获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在蟋蟀的老家老牧场,水蛇与狗狗、嘲鸫与蓝松鸦则试着正视伙伴的优点,帮助对方改正缺点。

在全体动物的通力合作下,他们竟然奇迹般地帮助了在老牧场生活的唯一一个人类。

这些故事都在告诉孩子,要放下偏见,打破隔阂,友情和团结的力量惊人地强大。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让生命充满幸福感

大家可以发现,每一个动物角色,都在非常用心地生活,重视自我的感受,同时,“热爱自然”这一主题也时明时暗地串起了5个故事。

还未成名的蟋蟀心中已经有了淡淡的乡愁,他看到月光,便来到地铁站外,到了一座公园中。之后,他与鸽子露露相识,就有了《蟋蟀的骑鸽之旅》的故事。

已经成名的蟋蟀,在地铁站演奏乐曲时,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充分体会音乐之美。他回想起在家乡的自然环境中鸣唱的经历,心生向往。

正在演奏的蟋蟀,看到秋天的第一片落叶落在了笼子旁,知道了外面季节的变化,心里猛然一惊。

收养蟋蟀的小男孩玛利欧知道蟋蟀不再快乐。被点醒的柴斯特很快决定要“退休”。猫鼠两位朋友虽然舍不得他,但尊重他的决定。

“既然柴斯特的一生是他自己的,他就应该去做他想做的事。”

《时代广场的蟋蟀》的诞生,其实就源于作者对家乡康涅狄格州(没错,这也是蟋蟀的故乡)的怀念,他说:

“一天晚上,我坐地铁回家,经过时代广场时,突然听到一只蟋蟀的鸣叫……,几分钟后,一个故事雏形便在他脑海里出现了。”

在前传《亨利猫和塔克鼠》中,小猫和小鼠也对自己的生活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澎湃的热情。

最终,他们选择了热热闹闹、人来人往、似乎包罗万象的时代广场地铁站,时时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律动。

在系列的最后一个故事《老牧场》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热爱自然的巴德先生成了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镇委会要拆掉巴德先生的小木屋,赶走巴德先生。

而小动物们以自己的力量,让人们正视老牧场的自然之美,珍视自然的价值,巴德先生得以继续在这里生活。

本来想抓住拥有优美歌喉的嘲鸫的一家人,在树木草地的怀抱中听着鸟儿歌唱,如痴如醉。

除此之外,这些故事中还有太多可供挖掘的“闪光点”,值得孩子反复阅读、发现、品味故事丰富的内涵。

比如《时代广场的蟋蟀》中的一个小插曲:蟋蟀不小心吃掉了书报摊的一张纸币,塔克鼠建议他逃避责任,蟋蟀却决定接受惩罚,承担责任。

这套书16开大开本,大字号,拼音清晰,排版疏朗,保护孩子视力。

内文四色全彩,有超过张彩色插图,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给孩子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插图色彩鲜艳饱满,现代感十足,由曾绘制郑渊洁作品的新锐插画师创作。

每册书最前面都有生动简洁的角色介绍,方便孩子理清角色关系,快速了解角色特征。

采用环保轻型纸、绿色印刷工艺,让孩子阅读无忧。

最后,还有学习拼音的超实用赠品。(数量有限,赠完即止。)

1、超值小达人点读版拼音海报,(不含点读笔)。

扫描海报上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ezizx.com/hljt/11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