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一群盗墓贼盗掘位于淮南市高新区三和镇徐洼村的武王墩墓,当地警方全力侦破,抓获盗墓贼,追缴盗掘文物77件,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26件,时代均为战国晚期。武王墩墓被盗掘后,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大皖新闻记者日前探访,看到主墓上的封土已发掘,现已初步探明主墓为“甲”字形竖穴土坑墓,主墓西侧有一条南北长约米的车马坑,已经探明的陪葬墓有6座。
武王墩主墓上方搭建了临时保护棚,四周也拉上了围墙。
武王墩墓曾遭到三次盗掘
战国楚王陵(武王墩墓)位于淮南市高新区三和镇徐洼村。武王墩是其主墓,年9月,安徽省政府公布武王墩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墓距楚都寿春城(今天的淮南市寿县寿春镇)仅约13公里,北依舜耕山,南为开阔平地。
据淮南警方介绍,年下半年,河南人徐某辉等人预谋盗掘武王墩古墓葬,随后徐某辉出资并伙同索某、淮南人孙某等人,使用炸药、探针、洛阳铲等盗墓工具对武王墩古墓葬进行长达近一个月的持续盗掘,后因盗洞被人发现且该团伙资金不足被迫停止盗掘。
盗墓人就是从这个盗洞下去盗取文物。警方提供
年底,在第一次盗掘武王墩古墓葬后不久,河南人张某继续投资盗掘武王墩古墓葬,并联系同乡夏某震过来进行技术指导。该团伙使用炸药、雷管、洛阳铲、探针、抽水机、吹风机等作案工具,从古墓葬中盗得青铜编钟、青铜老虎、木质老虎、木质仙鹤等文物。
在第二次盗掘武王墩古墓葬得手之后不久,张某再次出资资助徐某辉、夏某震等人盗掘武王墩古墓葬,又从该墓葬中盗出青铜编钟、编磬、木质鸽子等文物。
盗墓人打的盗洞。警方提供
年10月份,索某、赵某阳又预谋盗掘位于寿县的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廉颇墓,后二人邀集到夏某震等人参与盗墓。该团伙多次前往廉颇墓实地查看,并在墓顶打探针对墓葬进行探测,后因被公安机关抓获而未能继续盗掘。
嫌犯落网后,警方全力追缴从武王墩墓中盗掘的文物,最终追缴文物77件,包括漆木虎座鸟鼓架、鎏金虎首铜构件、铜编钟、铜虎座、方形铜构件、石编磬、铜铺首、云形石板、石圭板、漆木器座、漆木座屏、鸟形构件、漆木虎形编钟底座等。经安徽省文物鉴定站鉴定定级,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6件、二级文物34件、三级文物16件,一般文物1件,时代均为战国晚期。之后,文物部门对虎座凤鸟漆木鼓架、云纹漆木磬座等一级文物进行了保护修复工作。
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保护
记者了解到,武王墩墓遭到盗掘后,引起国家文物局和安徽省、淮南市党委政府重视。年4月,国家文物局派专家专程到现场考察调研;年7月19日,淮南市召开了“武王墩墓保护及发掘专家咨询会”。年8月15日,淮南市政府向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报了《关于武王墩墓保护和发掘相关问题的函(淮府秘[]94号)》,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报请国家文物局对武王墩墓进行考古发掘。
武王墩墓上方搭建了临时保护棚。
淮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楚王陵(武王墩墓)的发掘和保护利用工作。年8月9日,淮南市人民政府召开“武王墩墓保护及发掘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淮南武王墩楚墓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武王墩楚墓保护及发掘工作的组织协调,重点做好保护及发掘的用地、安全、设施建设、资金保障和后续相关工作。
年9月至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上报了《淮南武王墩古墓葬考古发掘工作方案》,年11月5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对武王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年11月13日,安徽省文物局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淮南武王墩古墓葬考古相关工作的意见》,并于年11月27日在合肥召开了武王墩墓考古工作推进会,淮南战国楚王陵(武王墩墓)发掘保护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武王墩墓疑为楚考烈王墓
记者了解到,根据以往考古工作的成果,可以确定在寿春城以东约平方公里的区域,是楚国高等级墓葬分布区,其范围大致在淮南市谢家集区唐山镇、李郢孜镇到田家庵区曹庵镇一带,武王墩墓即位于此墓区的北部。
楚早先是族名,后为国名。据《史记.楚世家》载,周成王时,封熊绎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至春秋时期国力日盛,开始大规模扩张,陆续灭掉多个诸侯国,问鼎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到战国时期更是成为“地方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超级”大国,先后吞并60余个诸侯国,控制了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
据史料记载,楚国自考烈王(熊完)二十二年(公元前年)迁都寿春(今安徽淮南寿县)以来,经历了楚幽王(熊悍)、哀王(熊犹)和负刍四世王,负刍五年(公元前年)被秦所灭。其中,哀王即位仅两个月被杀,负刍被秦国俘虏,故此两王依制下葬的可能性较小,符合武王墩墓规制的只有考烈王和幽王。上世纪三十年代被盗并出土安徽博物院镇馆之宝——楚大鼎等一大批珍贵文物的淮南杨公镇朱家集李三孤堆,已被学界证实是幽王墓,而武王墩墓是迄今发现楚国最高规格的墓葬,专家们认为极有可能就是楚考烈王墓。
警方追缴的虎形编钟座。资料图片
据了解,武王墩墓考古引起众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