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严寺之鸽子传说
香严寺,又称香严院,俗称“鸽子寺”,位于柳林县城东北隅的小山岗上。前有“四十里抖气河”河环抱,后有万佛塔为倚背,寺院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公元年),有7院12殿余间,建筑宏伟,属古永宁州著名的八大官寺之一,是蔚迟敬德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监造的一座官家寺庙,也是一块背山面水、迎吉逼凶的风水宝地,距今有年的历史。大唐贞元(公元-)年间,徳宗李适敖赐“香严寺”匾额,高悬寺门,彰显皇家威严。据《柳林县志》记载:“柳林之东有寺焉,号曰香严。其地居山之巅、临水之湄,势如龙盘虎踞,仰瞻翠柏森森,俯视清流泼泼,川媚山辉,大有钟灵毓秀者在。斯古神灵之所乐栖,士人所游赏之圣境也。”
传说,唐朝时,孟门南山寺的友云和尚潜心念佛,终于修成正果。友云和尚成仙之后,曾丢下一双破鞋,寺院里的弟子嫌那双破烂鞋子碍眼,就将它扔到南山寺前的山坡上。不料,那双破鞋刚一脱友云和尚弟子之手,瞬间就变了一对鸽子,展翅远走高飞了。最后,那对鸽子一直飞到柳林的香严寺,还安了家落了户。据说,后来那对鸽子就被南方一个窃宝之人给盗走了。于是,才有古人在香严寺留下:“寻将瓦下浑无迹,相闻楼前却有声”的千古绝句。
自古以来,鸽子与佛教有着一段历史渊源。在佛经中有许多关于“鸽子”的记载。如《贤愚经》卷一:“梵天请法六事品”中,有一些记载:佛陀释迦牟尼在生前多次转世,种种善业功得的“本生”故事。其中就有一个“本生故事”说:有一只老鹰在追逐一羽鸽子,当时,那羽鸽子已无处可逃,就一头扑倒在萨婆王的脚下。萨婆王舍身救鸽,此事感动了天帝。
相传,右印度大国阎浮提的国王名叫尸毗,是个心地善良、治国有方的贤德君主。有一天,他料理完朝政,坐在凉亭中休息。突然,天空飞来一只雪白的鸽子,惊慌失措地大叫:“救命呀!救命呀!”只见紧随鸽子后,就有一只凶狠的老鹰紧紧追赶。尸毗王急忙抬手,将飞来的白鸽放进怀中。眨眼工夫,老鹰也飞到了眼前,瞪着血红的双眼说:“快把鸽子交出来,我现在饥饿难忍!”“那不行”,尸毗王说,“我曾发过誓愿,要普度一切生灵。鸽子求救于我,岂能让你活活吃掉?“说得好听!”老鹰恶狠狠他说:“你既爱惜一切生灵,为啥只救鸽子,不管我的死活呀?要知道不杀它,我就得饿死!”“这好办”,尸毗王对侍者说:“快去端一盘上好的生肉上来,让老鹰饱餐一顿。”“且慢,大王。我只吃刚杀的带血的新鲜肉。”一时间,尸毗王就处在左右为难之境地,倘若救了白鸽吧,老鹰就饿死了,这岂不是救了一命又害一命吗?怎么办呢?待了会,尸毗王一拍大腿,有了主意。心想,这不自己腿上的肉是新鲜肉,如果把它割下来,既救了白鸽,也救了老鹰,这不就两全其美了吗?于是,尸毗王便下令,让侍从拿刀子端盘子来,立即割肉。此时,老鹰阴险他说:“还有一件事,既然大王自愿代鸽子割肉,请拿秤来称吧,但割下的肉必须和鸽子一样重”。“好,我答应你的要求”。尸毗王便令仆人拿来一杆天平秤,将白鸽子放在秤盘内。尸毗王就割下一块肉放到天平秤的另一个盘子里,奇怪的是,尸毗王割尽了他腿上的肉,却怎么也不够鸽子重,结果割尽了身上所有的肉,还是不够鸽子重。怎么办呢?为了救鸽喂鹰,也为了履行诺言,尸毗王强忍着巨痛站了起来,想坐于盘中,献出全身。但因体力难支,随即昏了过去。此时,王后和大臣们的哭声惊醒了尸毗王,他挣扎着站了起身,忍着巨大的疼痛,坐进了称盘,不料刚好和白鸽一样重。正在此时,奇迹出现了:大地震动,宫殿摇摆,天空骤然洒下了五彩缤纷的鲜花,老鹰和白鸽眨眼都不见了。只见尸毗王刚才割下的肉,又全部长在了身上,完好如初,抖擞精神,一点也不觉的疼痛。
据李国大老师考证,香严寺之所以俗称鸽子寺,更主要的原因是,如前所述,鸽子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当年玄奘从西天取经回来,也带回了佛教中“舍身救鸽”的故事。香严寺的建造者们在学习佛经的过程中,自然知晓这故事的深远意义,深受感动。为了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他们不仅建造香严寺,而且在山门安了一对鸽子,走近香严寺山门,欣赏着那一对鸽子,仿佛是佛祖的化身,立于青山绿水之间,保佑着柳林人民千百年来的安宁。
宁静致远曰:鸽一种十分常见的鸟,世界各地广泛饲养,鸽是鸽形目鸠鸽科数百种鸟类的统称。我们平常所说的鸽子只是鸽属中的一种,而且是家鸽,家鸽中最常见的是信鸽,主要用于通讯和竞翔。其实,鸽子和人类伴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据考古学家发现的第一幅鸽子图像,来自于公元前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也即今伊拉克。如今,鸽子已成为全世界和平、友谊、团结的象征。柳林古老的鸽子寺,又赋予了新的历史含义。香严寺不仅象征古永宁州佛教寺院源远流长,更象征着和谐柳林、平安柳林、吉祥柳林。走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吕梁英雄儿女将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裸起袖子加油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担当,革故鼎新,守正创新,扬鞭策马,奋发有为,再树吕梁新形象,再铸吕梁新辉煌。
本文主要参阅:
1.《柳林县志》;
2.《吕梁市乡镇志》(下卷-柳林卷);
3.《永宁州志》;
4.《三晋石刻大全-柳林卷》;
5.《柳林香严寺》;
6.《柳林民间传说故事》;
7.散见于各大网络中有关香严寺的一些图文资料等。
作者:解德辉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