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鸽友系列侯家斌陈永山

北京开创者-侯佳斌:3号棚佳斌嘟起嘴巴模仿,咕咕地学着大鸽子叫声,有一次他养的大鸽子跑了,「我还学大鸽子用嘴巴喂牠们呢。」还真有那麽一只让他喂成了。想到小时候养鸽子,佳斌比手划脚滔滔不绝的讲了许多趣事:3号棚卡普团队,由侯佳斌领军,这个棚和寄养棚比较不一样,是感情路线基础所组成的,这边没有老板、夥计的关系,只有为了哥们两肋插刀,不计较地帮忙的概念。爱亚卡普老板王志军,和侯佳斌认识多年,两人都是重感情的人,开创者的饲养比赛现在全权交给侯佳斌处理。同时管理3号棚及7号棚一半的侯佳斌,来自冰天雪地的哈尔滨道外区,个性非常直爽、不拘小节,时常大列列的笑着比划,在工人家庭出生的侯佳斌,小时候生活条件不优渥,幼儿园时就常紧盯天上飞翔的鸽子,心里很是喜欢。五岁,舅舅给了他第一只鸽子,「当时小孩子一个还不知道怎麽养,就放在椅子底下用两片板子隔着,每天瞧着牠看。」侯佳斌头上的一搓白发特别醒目,开始侃侃聊起他的故事。年6岁,侯家搬到三层楼的房,那时小小的阳台,飞来了一羽鸽子,侯佳斌用大米当作饲料喂,那鸽子就不走啦!他还记忆深刻,是一羽白花、挂着红色小塑胶环的漂亮鸽子。佳斌笑说:「那鸽子傻啊,给他食物就吃,摸不着但也没飞走。但一阵子後就不见了就是挺失落的」。年,爸爸的同事又给了他一对纯白的鸽子,侯佳斌找个装媒的框,就给他们在阳台当窝。那时候为了买鸽子的1.5人民币,总要存钱存好长时间,钱攒到了,搭着公交车去买鸽、时间还得选在冬天。「因为冬天鸽子便宜。」他顿了顿,「我还把鸽子放在棉袄里边怕牠冷,其实牠跟本不会冷。」然後自己顶着零下20度走路回家,没搭公交车,因为没钱啦。想到小时候养鸽子,侯佳斌比手划脚滔滔不绝的讲了许多趣事:有一次他养的大鸽子跑了,「我还学大鸽子用嘴巴喂牠们呢。」侯佳斌嘟起嘴巴模仿,咕咕地学着大鸽子叫声,还真有那麽一只让他喂成了。「就那鸽子跟我最好!」佳斌说还记得那鸽子长什麽样。又一次冬天,佳斌怕小鸽子冷着,把牠们放在棉帽子内、再放在炕上暖着,没想到早上就热死了,佳斌一个伤心,哭的可难过。高中,他为了养鸽子不学习,鸽子一训放连学校都不想去,还偷偷把学费通通拿去买鸽子。这事很快就让家里发现,父母亲当然生气,父母加姐姐三人打了他一顿,把鸽子全放到别人家。没想到鸽子又飞了回来,佳斌的父母息怒了,看到鸽子回家觉得牠们挺有心,儿子又爱不释手,总算又让他养鸽子。这个时期透过鸽友,侯佳斌才知道,鸽子是信鸽、一飞可以飞一公里以上的。年,侯佳斌第一次参加比赛,放6羽就得到区里亚军、会内10位,初尝比赛甜头,他把会里给的锦旗挂在门上炫耀,「谁来都可以看见。」佳斌开心的笑。第二年春天,参加公里放16羽飞出1、2、5、16、17、18、19位。头两次参加比赛,佳斌记忆特深刻,冠军还是雨点黄眼的。还有一羽鸽子,公里5位、公里5位、公里65名、公里3名,他特别爱这只鸽子,然後在别人的怂恿下,参加公里比赛,丢了。侯佳斌说,「这辈子最後悔的一件事!这是让我最有成就感的一只鸽子。」到年哈尔滨房子拆迁,侯佳斌养鸽都没断过,还为了养鸽,新家绝对要找个顶层的,为了买顶层的鸽子结婚,在阁楼盖了鸽舍。但是比鸽子开销大,他还得养家,在认识焦元波,闲聊下焦总就让侯佳斌替他养鸽子。年,佳斌替焦总在鸽会打黄,因为成绩太牛逼,其他鸽友不愿意玩了,隔年只得歇息一年,到上海替王继庄比赛。年首届开创者开赛,他想,这麽大的赛这必须得比。刚好,从年就认识的王志军,请他来当教练,他们之间没有什麽老板伙计,是哥们。不计小节的佳斌为了哥们愿意百分百的投入,大家伙的利益大於自己的利益就好了,连自己儿子生了佳斌都没回哈尔滨。是这麽多年累积下的感情,大家弄了一个棚,所以完全不是寄养棚的概念,全是好朋友的鸽子。配种佳斌不能控制,他就负责认真把鸽子养好。「好的养得更好、不好的就养的好点,就这样啊!」他每天亲自喂鸽子,「喜欢、尽责、不自私」侯佳斌说,用心养,不同阶段的鸽,就像老师管教不同年龄的学生一样手法不同,不变的是用心。首届比开创者,就拿了三万多羽金手指冠军。(金手指,一棚只能有一羽的指定鸽。)年接手百鸽园的卡普团队,拿到综合冠军、9位。年跟着开创者搬迁到新址,从此进驻3号棚。年连续名内入赏31羽,团体总冠军。年综合2、6、10位,前百位18羽、位内入赏31羽,也是团体冠军。明插两只组冠军、五百羽一万的指定鸽冠亚军打了这麽些年比赛,侯佳斌带的助手多了,慢慢的成了个「侯家班」。现在两个助手,来自哈尔滨的秦浩,跟着佳斌三年了;另外一个来自银川,之前在卡普公棚,叫黄隆。他慢慢培养助手,像是带领学生一样,让他们从细的环节看着学,再运用在现实,将理论与实际并行。训练三年左右就出去闯荡,行就出去;不行就回来进修。其实佳斌教的不只是养鸽,还有心态、人品。要保证自己养到最好,输赢还是难定论,「你唯一能保证的,是你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做,这是自己可以做到的。」好的鸽子就飞的好,这靠天吃饭的。养的时间长,有赢过也有输过。侯佳斌输赢已经看的淡薄,尽人事听天命。好玩就好,能赢也好输也罢。「我认为,自己就是做问心无愧的事情,我把每只鸽子都养好了,对每只鸽子都一样好,就是了。」他相当感谢三哥王志军还有众好朋友,是大家的支持与信任,才让他这麽自在的在开创打比赛。北京开创者-陈永山:2号棚陈永山,年起进军开创者。在台湾被称为金牌教练的陈永山,是第一个进军开创者联盟杯的台湾教练。台湾南投竹山,山明水秀的宝地,陈永山在纯朴的乡下长大。那个时代的南投,孩子的娱乐不是打陀螺就是玩鸽子,十几岁的陈永山没事就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喊天上不知谁飞失的鸽子养着玩。成年後,陈永山开过卡车、卖过茶叶,对鸽子的热爱,还有和鸽子的深缘分,他从没有间断过养鸽及比赛。一次当兵放假,鸽友带着他去北部看鸽子,对陈永山肯定地说:「我这只鸽子会赢钱。」他不信,心里是这样想:「这鸽子飞这麽差!还可以赢钱?!」殊不知晚上就接到朋友赢钱的电话。因为这样,陈永山28岁退伍後,决定转战当时台湾鸽友最密集的台北比赛。他对自己的养工相当有信心,但只身到北部,人生地不熟,陈永山也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头两年和林坤植合作,第一年就拿到土城和中华两个会的好成绩。当年陈永山相当拼命,一年可以比到五季,半夜驱车到台南训鸽,下午回到台北又要再操下一季的,每日睡眠时间,加加减减只有三四个小时。这时候在陈永山已经算小有名气,板桥宋贤德理事长请他来当教练。合作一年後,陈永山在北部承租一个鸽舍自己比赛。当时住的不好,「蚊子多到喂料时脚要不停踏步啊!」陈永山边说边模仿,当年的苦现在回想起来成了趣事。他吃苦当作吃补,每天心心念念就是努力工作、练鸽、比赛、赚钱。年,成源鸽舍:吴文雄邀请陈永山当教练一起进军台北吉林支会,吉林当时全台湾最大支会。资格赛最多到达15次,加上正关五次,陈永山几经思量,本来在北联支会自己当寄养棚老板的他,决定和吴文雄分工合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到吉林支会打比赛。来年,年春季GL92-黑灰,一羽传奇母鸽,让他们拿下空前绝後的成绩。一讲到精彩的,直肠子的陈永山兴奋得滔滔不绝从第二关开始,陈永山他们棚就只剩那麽一羽母鸽,两人心都凉了。但她非常争气,一见鸽就下来,就这一路过关斩将,赢得10大以指定鸽冠军,拿了五千大K,破支会最高奖金纪录:2万组总冠军,每一个奖项都拿到奖金,俗称总透龙(一条龙)。陈永山回忆起来笑得眼睛都眯了,那领钱的单子比人还高,在无伯马制度时,迄今无人能破。陈永山也就在台北买房定居,现有纪录中,吉林支会领超过五千大K的有五次,而他就占了三次。那可是在年代啊。吴文雄曾说「人要旧的衣服要新的」,有好的鸽子、好的资金、好的教练,这三个缺一不可。吴文雄是好老板,提供资金、鸽子,而陈永山就是好教练,吴文雄完全信任陈永山,不管他怎麽养,什麽资源都提供给永山,只要能赢钱就好。那时鸽舍还有另外一位老板,优必胜伴唱录影带的曾董。他们俩完美合作了12年,直到年吴文雄年纪大了,他以象徵性地一万块,将所有的鸽棚、鸽子租给陈永山。等於将鸽舍全权交给他,陈永山当老板後,第一次比赛就又拿了五千多万。即使到现在,他还是相当怀念吴文雄这个好老板。现在几乎不喝,或只愿意小酌的陈永山,以前很爱喝酒,「半夜喝到3点,还是4点起床、4点半放鸽子」直肠子的他笑着说「有时候甚至就不敢睡觉,喝茶喝到4点放鸽。」亲切好客的陈永山,不管怎样,工作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竞竞业业的,不管前一天多晚睡,早上一定准时在鸽舍出现。年,考虑到松山机场的航道安全,台北吉林支会拆迁,鸽友分散至北部其他鸽会,三重自强跃升为北部最大鸽会。陈永山不只是出名的金牌教练,他的鸽药也是小有名气。陈永山的妈妈、舅舅都是中医师,而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最得妈妈舅舅的宠爱,常常有人参等中药补品可以吃,陈永山自己不吃,反而是将那些补品,喂给自己的鸽子,使用多年让鸽子骨架硬、飞翔速率提高,一直以来是陈永山的秘密配方。年德元公司找上陈永山,希望将之做成鸽药,多次催促与请托後才促成金牌三冠丸的推出。年,陈周万和何育纶买鸽子,并抱怨他一直没有得奖。何老板说我的鸽子好,是你没好教练。将陈永山介绍给广东虎门的陈周万,那是陈永山首度进军大陆。但第一战35羽鸽子,放飞5公里竟然只回7羽,陈永山太震惊了!马上去向当地的鸽友毛毛讨教,修改训鸽方式。这麽一修正,就拿到冠军,往後几季因为成绩太强,使得鸽会也没人想跟他比。陈周万建议来北京开创者闯荡比赛,开始在开创者打拼。年感谢小何、王志军、陈周万鼎力支持,承接开创者2号棚。到开创者之後,陈永山找到周小军来帮忙,今年另请一位张玉莲。陈永山很喜欢,也信得过这两位助手,或说徒弟,不藏私地将自己的所知、所学通通交给他们俩,希望未来做出好成绩,能够交棒给年轻人。周小军,甘肃天水市人,从小因为伯父喜欢上鸽子。毕业後当公务员,常常是把所有钱都给花在鸽子上,只留路费回家。年厦门曾英战辗转透过朋友认识周小军,请他去当教练。为什麽去当教练呢?周小军腼腆的跟我们说,那时他以耳闻陈永山许久,一直想碰上一面。第一次跟曾英战通电话,曾英战说:「我在永山大哥那泡茶。」「哪个永山?」「台湾的陈永山。」「唉唷!那带我去永山大哥那。」就这样,周小军决定到厦门替他比赛。年周小军从厦门回老家,陈永山问了曾英战,「小周可以来我这边吗?」陈永山跟曾英战交情很好,曾英战当然一百个没问题,於是年就来到开创者2号棚,跟陈永山一起并肩作战。到开创的第一天,师傅陈永山就跟周小军说了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周小军听进去了,秉着「少说话,多做事」的座右铭,陈永山很肯定小周,直说小周在我这真是埋没了。张玉连,黑龙江绥化人,小学时期开始养鸽子,年首度参加比赛,一直都待在黑龙江,在汽车安检厂上班的工作之余,时间都花在养鸽子上。张玉连从以前就常和陈永山联络,讨教养鸽、训鸽的调教方法,两人相当聊得来,年张玉连在家乡比特比环单关成绩不错:绥化多羽第一关公里1位、二关公里2.3.4名、三关公里2.3.4.5.6.7.8位、四关公里冠军,单只指定鸽冠军,汽车大奖赛冠军。於是陈永山在年,请张玉连来开创者帮忙。*「写黑板」的由来陈永山到了台北,发现黑板行之多年,北部现关(大陆叫明插)的是黑板,公里练鸽车的时候就可以插组,这种模式很容易作弊,於是鸽会就开始修改制度,台湾的赛鸽制度是这样错中改,改了十几二十年而来的。来源:赛鸽网尹浩文尹培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ezizx.com/hlly/9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