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每篇课文的学习和复习,可以参照资深教师杜du整理的内容来参考,为老师备课、为学生学习指明了方向。第二单元一、单元要素1.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2.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二、单元目标1.认识43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5个字,会写45个词语。2.能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3.能理解并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4.能讲述一则新闻,准确传达信息。5.发挥想象,写出想要发明的事物。5琥珀第五课课文目标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2.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4.理解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依据。第五课语文基础落实1.指导词义:松脂、澎湃、拂拭、挣扎2.指导多音字:扎3.指导书写:餐第五课课文的学习1.引导学生对标题提出问题:为什么以琥珀为题?通过听读,解决问题,并使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主要是讲琥珀的形成过程。2.自读课文后,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琥珀形成的过程。提出两种概括的方法。(1)抓关键词、读文想画面,圈画出表示时间的关键词,边出示图画边复述琥珀形成过程。(2)抓关键词、画流程图,圈画出表示时间、人物、地点的关键词,边出示流程图边复述琥珀形成过程。3.对比阅读链接中的片段,引导学生体会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4.了解本篇课文的作者及创作背景。5.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第五课拓展延伸1.拓展介绍本单元快乐读书吧中的推荐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6飞向蓝天的恐龙第六课课文目标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钝、仅”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4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3.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4.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第六课语文基础落实1.读准字音。笨重迟钝谈起鸽子毫不相干不仅末期描绘隧道繁衍数十吨脑颅膨大敏捷前肢鸟翼开辟崭新树栖形态各异2.指导辨认形近字:炖、盹、纯。第六课课文学习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出示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展出的恐龙化石图片,提出科学家们的发现和推测:恐龙并没有完全灭绝,今天的鸟类可能就是恐龙的直系后代。激趣导入,引入课题。(2)读课题,提出疑问。(3)明确本课预习目标,完成预习单。2.自读课文,了解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借助段意串联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再读课文,提出问题温故知新,在课文中批注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4.了解作者,总结设疑(1)介绍作者。(2)结合预习单,总结并回顾本节课的预习内容。(3)老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第六课拓展延伸拓展书后阅读资料袋,搜集有关恐龙和古生物的知识,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资料袋,并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分享。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第七课课文目标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字,会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把科技术语读准确。3.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4.能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七课基础落实1.指导朗读词语:兵乓拥有杀菌除臭蔬菜癌症死亡率疾病病灶2.指导科技术语:碳纳米管碳纳米天梯碳纳米吸波材料碳纳米检测技术碳纳米缓释技术的读音、含义3.指导多音字:“率”第七课课文学习1.知晓大意,课文中都讲了有关纳米的哪些内容?梳理明确:(1-2)介绍了纳米技术;(3-4)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应用;(5)展望纳米技术的未来。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为本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含义、纳米技术的应用以及纳米技术的未来发展。2.提出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在预习本上。3.梳理方法,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第七课拓展延伸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8*千年梦圆在今朝第八课课文目标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华民族飞天梦想是怎样逐步实现的。3.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最新成就。第八课基础落实1.指导读词:火焰先驱实践鲲鹏探索着陆不懈尝试里程碑党中央九天揽月载人航天2.指导平舌音:“探索”中的“索”(suǒ)三声,平舌音。3.指导多音字:“着(zhuózháozhāozhe)”、“载(zàizǎi)”4.指导词义:里程碑载人航天5.指导理解句子:第5自然段。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太空旅行:“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通过网络视频、文字材料,体会感受杨利伟浓浓的爱国情怀。第八课课文学习1.默读课文,找到表达意思很准确的句子,品一品,悟一悟,看看还会有哪些新收获。2.理清思路,明晰课文围绕“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实现”分别讲了四个过程。(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第二自然段)(2)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第四自然段)(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第五自然段)(4)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第七自然段)3.尝试用小标题的形式,说一说每个句子的意思。(1)万户试飞(第二自然段)(2)人造卫星成功(第四自然段)(3)“神舟五号”成功(第五自然段)(4)“探月工程”成功(第七自然段)4.串联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5.了解科普文,感知科普文的特点。第八课拓展延伸1.课后同学们继续搜集整理我国航天领域的成就。2.课下读文过程中,把自己新的问题继续有条理的记录在预习单的问题清单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习作目标1.发挥想象,写出想要发明的事物。2.能够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自己要发明的东西。3.能够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习作学习目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