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在腾冲,和一个年少时的伙伴约饭。
开始打算去一家私房菜,七点多走到前台,甩了我们一句,厨师已经下班了。晚上七点半,云南的天还没完全黑,在意大利、法国才开始第一场晚餐。可是在真正的美食面前,你能做的只是低头。吃不到还有下次,如果一直没有下次就会有念想。有念想才是人生一大快事。
我们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伙伴说,要不我们去吃傣味。说到傣味,我瞬间就醒了。不行啊,不要不要,昆明那家傣味我得去吃一下才行。
也是在那个瞬间我意识到,很久才会更新一下的飞一趟系列是时候更新一下了。我对飞一趟去吃系列还蛮挑剔的,不会推荐那种打卡圣地网红餐厅,完全不参考指南和榜单,一般都是当地人倾情推荐,吃到有强烈的幸福感。怎么算幸福呢,就是好吃到想流泪想拍手,专门飞一趟也觉得不虚此行。
按照这些标准,我写过沈阳烤鳗鱼值得飞一趟去吃的“烤鳗鱼”、北京的肥肠锅吃肥肠的人才不可耻这些都有朋友专门跑去吃,回来说“太好吃了”。“太好吃了”,这几个字就是我觉得最朴素最高级的评价。所以飞一趟系列都很值得收藏,这次要写的这个傣味也是点评上搜不到的。
先稍微普及下傣味吧,就是傣族人的饮食。在云南你要是没吃过傣味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前提是你能接受酸笋,气味和广西人的酸笋很接近,更野性一些。如果你是个螺蛳粉爱好者,傣味可能是你的人间天堂。
酸味是傣族菜的灵魂——酸笋炒牛肉、酸笋煮鸡、酸帕贡菜,碎汁腌菜……要知道一家傣味好不好,可以先看看他的厨房,散发出来的酸味正不正,正点的酸味是一闻到就情不自禁咽口水,嘴里嚷着就是这家了,其实人已经坐下来了。
为什么推荐这家呢,因为它在原生和大众口味中做了很出色的平衡。云南人往往以一家店是否正宗来判断一家餐馆好不好吃,但是太原始的未必你搞得定。有一次我在西双版纳的景洪街边吃凉米线,我妈很久以前给我宣扬过傣族人的凉米线有多好吃,野的田鸡肉做酱之类的。一下飞机我就跑去找人最多的吃,辣得我都快疯了。
即便如此,这家傣味依然很“正宗”。
进门看菜点。来吃的大都是熟客,会看着菜自行搭配。不会点怎么办,两种办法,一是让点菜的小伙推荐,最重要的就是看别人的桌子,看别人吃什么。
也因为看菜点,得以窥探一下下厨房。空气里弥漫的酸味很正点,重口味的鸡肉、鱼肉是提前腌制好的,点击率很高的烤鱼也是提前处理好的,没有提前腌制,鲜鱼直接上炭火,这样烤出来的鱼有一种烤箱怎么追也追不上的烟火气。鱼烤好会在肚子中央配一大勺秘制调料,调料里有大芫荽,小米辣,蒜泥、柠檬汁……其他研究不出来。
原谅我写着写着就拐弯,明明人在点菜。这家点餐也特别有趣,名副其实的看菜点,不要纸和笔,点什么就捏一小嘬放在盘子里,每桌点菜有一个单独的不锈钢盘子。店家有自己的特殊暗语,煎炸烹烤从不出错,一次性上齐整桌。
你们想知道我点的什么吗。
这家店我吃过两次。第一次天气热很自然地点了柠檬鸡,非常清爽,酸辣味很好地激发了鸡肉的鲜美,完全没有腥气。难得的是鸡煮的很嫩没有血丝,我这种常年煮鸡肉做健身餐的人也很钦佩。
我妈妈说这道菜最重要的是要放大芫荽。大芫荽和我们日常吃的香菜长相很不同。研究了下,又叫刺芫荽,野芫荽,生长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红河、思茅等热带地区,长于田边地角、路旁、旷野,也有专供菜用的人工栽培。
还有一个菜也是本地人才点。老奶洋芋,是云南家常菜,顾名思义洋芋要软糯到老太太吃的动,配腌菜炒。好不好吃看腌菜,洋芋是云贵高原的特产,到云南不吃洋芋是一大遗憾。以前我写过的,子弟牌薯片秒杀品客、乐事。
写到这里,我不禁怀念下在这家吃的老奶洋芋,腌菜好吃自不必说,洋芋酥软和腌菜完美融合,最妙的是配了一勺油辣子,辣度由人。挖一勺放到嘴里就想赶紧配一口白米饭,米饭要硬朗一点。一边吃一边想,谁说老了只能吃地很可怜。如果老了也能吃到这么好吃的老奶洋芋,也是值得。
我反复点过两次、真正的必点的是酸笋炒牛肉,这也是几乎每家傣味餐厅的标配。比较过很多家,这家仍然明显胜出:一是酸笋正点,我后来追着老板娘买过一盒,回到魔都自己炒也只还原过七分;另一个秘密是牛肉沫,是大厨精心搭配的。他用了带一点点肥油的牛肉,不是纯瘦牛里脊。用壮一点的牛肉炒出来的油脂才能配得上野性的酸笋,这道菜大多厨师炒只知道多放油。但真正的吃客吃到了会和厨师有知遇之感。
其他菜都是看当时当刻的心情和节气点的,比如春天就点了臭菜炒鸡蛋,煮了瓜尖汤。据说烤五花肉、烤鸡也非常热门,考虑到体脂还是忍痛放弃了。还想吃菠萝糯米饭,午市没有。
如果说必点,酸笋是必须,也可以煮鱼、烧汤。但如果没有吃过炒的,等于没学会走就直接跑了,顺序和逻辑都不对。烧烤也一定要点,傣味烧烤是代表作;凉菜也是必点的,胜在调料,也不用费心想着自己回家研制了,离开云南,调料的魂就没了大半。你说云海肴吗,出了云南的云南菜,那就是好比热爱手冲的人你给他一杯速溶,吃个意思吧。
烧椒茄子居然忘了写
写到这里,发现其实只写了个如何点傣味,还完全算不上指南,只是入门。
这家店给我的感觉是像个矿,想吃傣味了跑一趟总会被安慰。一边吃或者在回来的路上就开始盘算下次点什么了。
这家店在点评上是搜不到的。不在市中心,在昆明东郊,如此这般,幸运地逃过了沦为网红店。吃客都是本地人,经常有人开车专门过来吃。特意选了非周末的中午,提前到也只轮上路边最后一桌。
友情提醒,春节就不用去了。老板任性,生意太好春节放假,时不时还带着员工去尼泊尔旅游。据我的小道消息,这家傣味的原料确实是从德宏运过来的,用的也是当地员工。最后我要盛赞下这家的大厨,要不然就是老板,背后一定有个配菜高手,是真正懂得美味的高手。
说到这里,你们肯定还有两个疑问。这个和梁朝伟有什么关系呢。这个其实是我想重点说的。经常会有朋友去某地让我列个单子,吃什么玩什么,每每这种时候我都很头大。我经常在一个地方留恋几天,可能只做了一两件事情。
因为我从来不是一个打卡型选手,热爱漫游。哪儿有什么好吃的哪有一座特别棒的山峰或者千山万水跑去看一个人,这些都会成为我旅行的理由。我身边的朋友大都也如此。
你们总说不是梁朝伟,一想喂鸽子了就飞去巴黎。其实你也可以。我们开始计划旅行的时候,往往是心气太高,觉得漏掉一样都是吃亏。其实哪有什么完美旅行呢,去很多次喜欢的地方,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回忆。
餐馆地址呢,想知道就点好看或者打赏,我一激动就放留言区。
关于星期二于每个星期二晚上,总会给你点什么。我们不谈幸福,只讲那些让生活变得有趣动人的细节与秘密。
喜欢就点好看,不想走散就点右上角小人再点...设为星标
害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