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地方哪怕你只去过一次、呆过几小时,却总能时时惦记起她、常常牵挂着她,一旦听说她遇见什么艰难困顿就会替她紧张担心,只有听到她安然无恙了才能安下心来......
年11月初,我从导游朋友圈里第一时间知道她遭遇了一场50年不遇的大水淹城——威尼斯经历了3次洪峰,最高水位达1.87米,创下53年来的最高水位记录。
那段时间,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密切 如此充满魅力的她,叫我怎能不对她牵肠挂肚呢?
00:15威尼斯(Venice)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威内托大区)的首府。
威尼斯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中心,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十字军东征时也曾在这里集结,堪称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她是一幅非凡的建筑杰作。
威尼斯一度曾握有全欧洲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
威尼斯的起源没有历史文献记载,相传开始于公元年,数名历史学家引用可靠证据指出,早期人口为罗马城市的难民,他们为了逃避日耳曼人攻击,从帕多瓦、阿奎莱亚、Altino及Concordia(今格鲁阿罗港)而来。
威尼斯10世纪开始发展,公元年左右通过镇压伊利里亚海盗极大扩展势力。14世纪前后,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
14~15世纪为威尼斯全盛时期,成为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 16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新航路开通,欧洲商业中心逐渐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逐渐衰落。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年反奥地利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素有“西方苏州”之称的威尼斯(英文:venice、意大利文:venezia)四周环海,像一只海豚歇息在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上。
从地图上看,威尼斯仿佛一颗镶嵌在美妙长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
威尼斯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个小岛组成,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10世纪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航运枢纽。
威尼斯建筑的方法:先将木柱插入威尼斯下的泥土之中,然后再铺上一层又大又厚的伊斯特拉石。这种伊斯特拉石是从亚德拉亚海的伊斯特拉运来的,防水性能极好。然后在伊斯特拉石上砌上砖,建成一座座建筑,由于砖比伊斯特拉石轻的很多,所以不会出现房子严重下沉的问题。
在淤泥中,用木柱和石头在水上建起这么大的一个城市?呃,我怎么有点不敢相信这个说法?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画派的发源地,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威尼斯城内古迹众多,有各式教堂、钟楼、男女修道院和宫殿百余座。
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亚得里亚海的女王”“桥城”等美称。
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艺复兴的精华,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它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
俺关于威尼斯的梦,正是来自于中学时代朱自清的散文《威尼斯》——那闭着眼睛摇头晃脑背诵《威尼斯》的丑小鸭恍惚跟随着朱自清徜徉在那水上人间,并在心里默默许下诺言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看看!”的场景似乎还在眼前.......
大运河是贯通威尼斯全城最长的水道,它将城市分割成两部分,顺大运河观光是游览威尼斯风景的最佳方案之一。
故而我们选择了乘坐快艇参观“黄金大运河”,因此错过了穿行威尼斯小巷的浪漫“贡多拉”。
大运河两岸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到处是作家、画家、音乐家留下的足迹......
我的天!那不就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里的里亚托桥吗?
还有这,不就是朱自清笔下的“水上巴士”和“贡多拉”吗?
以及那双“拯救威尼斯”的手——年9月14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聚集在英国剑桥召开了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会议讨论如何挽救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与会科学家指出,在年,威尼斯市中心最大的广场——圣马可广场每年只会被水淹上10次,但如今,圣马可广场每年至少要被洪水淹上次。
与年前相比,威尼斯的水平面如今上升了23厘米。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挽救威尼斯的话,到2年,威尼斯将完全被水淹没,再也不适合人居住。
大运河上风很大很冷,拿着相机的手都快冻僵了。
我们游艇在黄金大运河上行驶不到半小时便靠岸了,我的脚脚终于踏上了那传说中在淤泥中用木柱和石头在海上搭建起来的威尼斯之“土地”......
每块“土地”的确都是石砖铺就的,只是看不到一点点的土......
00:13上岸走过第一座桥便看到了传说中的叹息桥(PontedeiSospiri),导游说:“叹息桥是罪犯走的地方,不吉利,大家不要跟它合影。”哈哈。
叹息桥建于年,在总督宫的后面,连结着总督府和旁边的地牢,以前总督宫经过判决的犯人通往监狱必经此桥,犯人经过桥时常忏悔而叹息因此得名。
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
继续前行不远便可见到两根高大的纪念碑,右转便到了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PiazzaSanMarco),官方标准译名圣马尔谷广场,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
圣马可广场是由总督府、圣马可大教堂、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
圣马可广场初建于9世纪,当时只是圣马可大教堂前的一座小广场。马可是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将他奉为守护神——相传年两个威尼斯商人从埃及亚历山大将耶稣圣徒马可的遗骨偷运到威尼斯,并在同一年为圣马可兴建教堂,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大教堂以圣马可的名字命名,大教堂前的广场也因此得名“圣马可广场”。1年为了教宗亚历山大三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会面才将圣马可广场扩建成如今的规模。
圣马可区是威尼斯的政治与司法神经中枢,自共和国早期起,即为威尼斯生活的核心。
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赞叹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的客厅”和“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并下令把广场边的行政官邸大楼改成了他自己的行宫,还建造了连接两栋大楼的翼楼作为他的舞厅,命名为“拿破仑翼大楼”。
广场四周的建筑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代都有。
圣马可广场的南侧有一座附属的小广场,小广场南临威尼斯大运河敞口的泻湖,河边有两根威尼斯著名的白色石柱,这两根石柱是威尼斯官方城门,威尼斯的贵宾都从石柱中间进入城市。
一根柱子上雕刻的是威尼斯的守护神圣狄奥多。
另一根柱子上雕刻有威尼斯另一位守护神圣马可的飞狮。
这里曾经还是威尼斯执行死刑的地方。
圣马可广场是每年威尼斯嘉年华最主要的场景,但是在平常也热闹得像一座舞台,似乎永远不会有冷场——除了新冠疫情那两年。
威尼斯嘉年华即威尼斯狂欢节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狂欢节——欧洲的狂欢节据说都起源于古代的神农节。
每年的冬去春来之际,人们自动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庆新的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
广场上可以见到成群结队、自由自在与人和谐共处的鸽子,这里还有各式各样的精品店,包括金饰、玻璃、寝具、服饰等,店面不大,但是橱窗设计都是一流的,颇具高深视觉享受,还有许多风格优雅的咖啡厅、酒吧和餐馆,是威尼斯的最佳的徒步游览区......
巍峨壮观的圣马可大教堂坐落于广场东边。
教堂始建于公元年,建筑雄伟、富丽堂皇,为千年的古迹瑰宝。
圣马可教堂(BasilicadiSanMarco)不仅只是一座教堂,它也是一座非常优秀的建筑,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
00:09圣马可大教堂隔壁的总督府原是建于9世纪的防御堡垒,后毁于火灾。
现存的总督府始建于14至15世纪,其建筑之华丽,充分展现出昔日共和国时期之国威。
旧行政大楼底下有个门洞通往威尼斯巷道,巷道中有许多很棒的商店,卖面具、玻璃钢笔、纸制品等,一路往里亚尔托桥(PontRialto)的方向走去,还有两条有名的精品街,名牌服饰一间接著一间。
我们从这个门洞进去便开始了穿行威尼斯迷宫般的大街小巷之旅......
导游带着我们穿街走巷来到DFS威尼斯FondascodeiTedeschi商场。
DFS威尼斯FondascodeiTedeschi商场是威尼斯全新大型免税店,店内云集多个全球流行奢侈品牌。
对于俺来说,威尼斯的窄街小巷比购物有趣多了,于是我们便充分利用这两小时的购物时间好好地逛了一回威尼斯的街。
商场门口小广场上有个雕塑和一个大屏幕,导游说“威尼斯电影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无数的小桥流水,和穿行于小桥流水的细长贡多拉......
到21世纪为止威尼斯共有座桥,这些桥的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如游龙,有的似飞虹,有的庄重,有的小巧。
其中最著名的是里亚托桥(PontRialto),建于0年,又名商业桥,原为一座木桥,~年改建为石桥,是威尼斯的象征。
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上中部建有厅阁,两侧店铺林立,销售各种纪念品和特产。
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难怪我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独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名字——“贡多拉”(意大利语"GONDOLA",又译为“刚朵拉”或“冈多拉”)。
这种轻盈纤细、造型别致的小舟一直是居住在泻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据年文献记录,其名来自7世纪时的第一任总督。
抬头低头看到的都是几百年的老房子......
宽得只能两三个人并排走的“大街”。
窄得只能一个人通过宛如“一线天”般的“小巷”。
大街小巷里随便一个转弯都能看到精美优雅的威尼斯橱窗......
透过这些华丽的面具可以脑补威尼斯嘉年华的场景......
威尼斯玻璃器皿及玻璃首饰——威尼斯的手工玻璃工艺是意大利的“国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威尼斯的穆拉诺岛是世界闻名的玻璃制品生产地,威尼斯玻璃制品的历史已经近千年。
吃的喝的自然更是琳琅满目……
小广场上的露天咖啡厅。
真想坐下来喝一杯,只可惜我们时间有限,又只能匆匆而过了......
还有花、草、菜市场......
等我们再次回到圣马可广场,天已经黑了,钟塔顶上悬挂着一轮明亮的弯月......
原道返回我们的快艇,摸黑返回......
白天熙熙攘攘的威尼斯街道上此刻灯火阑珊,行人渐少,像一个准备入睡的女神......
入夜,海上的风更大了,呼啸风声中船儿摇摇晃晃地前行,回首望去,渐渐远去的威尼斯在视野里已然幻化成一条如梦如幻的阑珊灯带......
明明刚刚渡过威尼斯的海,吹过威尼斯的风,踩过威尼斯的砖,逛过威尼斯的大街小巷、吃过威尼斯的冰激凌......可是不知为什么,威尼斯依然如梦如幻,恍惚还躲藏在我那遥远的少女梦里?
亚得里亚海的女王,我真的有来看过你吗?
或许她本来就只是我的一场梦——一场漂浮在亚得里亚海上的浪漫之美梦……
——本文科普知识和部分图片来自百度百科和导游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