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我国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

现代生活,大家已经养成了想问什么随手一查的习惯。但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成百上千年间,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都是有限的。古时候,人们交流信息的手段主要是口耳相传,后来逐渐有了帛书,有了竹简,也有了书册。百科全书这种东西,在现代人们看来可能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不算什么,但是对古代人民而言,编纂一部百科全书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不可计量的。今天,鸽子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和它背后的故事。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登基,将年号定为永乐。作为皇帝的朱棣重视发展经济,振兴文化,永乐年间,明朝的经济空前发展,国力鼎盛,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固。在这种情况下,明成祖朱棣决定命人采摭群书,编纂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书籍,并将之命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全书共卷,册,约3.7亿字,参与编纂人员累计达多人。其内容包罗万象,收录了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僧道、技艺等当时的各领域文献,可以当之无愧的说是明代之前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

但是,这样一部巨作的流传情况却令人唏嘘。

《永乐大典》作为皇室主持编订的书籍,在永乐年间修成之后,便被束之高阁,只是重新抄录了一部“永乐正本”作为备用。到了嘉靖年间,又抄录了一本作为副本。后来收录永乐大典的南京文渊阁起火,《永乐大典》原著付之一炬。又经过朝代更迭,历经战乱、火灾与掳掠,《永乐大典》现今留存于世的部分也不过只剩下余册,散落在世界各地。

《永乐大典》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的中国文学、哲学、历史、地理、宗教及各种技术内容,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但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永乐大典并没有被大规模的刊印和抄录,也就没有起到文化传播与教化世人的作用。时间推移,这记录着天文、地理、技术医疗等等的上万册典文几乎散佚殆尽,最终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的被淡忘,令人惋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ezizx.com/hldc/13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