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www.mxxshi.com/
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地理组教师樊勇创办的公众平台,面向全体地理爱好者和地理教师提供优质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和新高考资讯的平台。
洪涝灾害是一种最常见的气象灾害:
从成因上分析:
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不同的区域,由于环境条件不同,在防洪具体措施上是不同的。我们知道对于洪涝最有效的措施是:兴修水利工程(特别是建设水电站)
但是在平原地区是不适合兴修水电站的,那么平原地区如何防洪?我们一起走进荷兰看一看.....
荷兰围海造陆
荷兰是出了名的低地国家,全国有一半的土地都在海平面之下。这个常年降雨的低地之国,并没有常常发生难以控制的洪涝灾害。
马仕朗防风暴大坝
这要归功于荷兰闻名于世的抗洪工程,包括位于荷兰北海的“拦海大坝”以及沿海地区的“三角洲工程”。
一开始,荷兰人以为有了这个大坝就万事大吉了。谁知在年及年期间,荷兰又遭遇了一次猛烈的洪水侵袭!
兴建堤坝抵抗外来洪水固然不能少,但在陆地上为水预留出更多的空间,同样也不能少!真正能够驯服洪水的就是原本大自然就已经存在的河川、湿地和圩田,恢复原有的蓄洪能力,才是解决水患威胁的根本所在。
于是,荷兰人从“填海造地”转向“还地于河”。主要措施如下:
1.降低河滩高度,提供更多空间让河水漫流。
2.加深夏季河床,增加河水容量。
3.增加滞洪池,提供临时蓄水。
4.将河流两侧提防向外移动,增加更多蓄水空间。
5.降低防坡堤,让水流更加顺畅。
6.设置分流运河,疏解主河道水量。
7.移除河面障碍物,增加水流空间。
8.在无法拓宽河道的情况下,加强堤防高度。
他们将多余的土地用作湿地和圩田、将洼地变湖泊、设滞洪池、加筑临时河道、加宽加深河床,以加强储水及排水的能力。
这也成就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荷兰。
有很多河道
有很宽很深的运河
有很多的圩田
有很多的湿地
有很多的湖泊
这些在成为荷兰特色美景的同时,也展现了荷兰“与水共存”、“还地于河”的先进理念。
■
组合式防汛墙
应用场合:
适用于江、海、河、堤坝等各种需防洪的地区
性能特点:
1.挡水高度可达5M
2.单板高度20CM,单跨度最大根据挡水高度进行调节
(来源于:百度网络)
大家都在